熊先生是網約車司機,2025年2月他載著乘客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追尾,與前面的貨車相撞。熊先生一邊養傷一邊琢磨,為什么發生碰撞的時候,自己車輛里的安全氣囊一個都沒有彈出來呢?
熊先生:“主要的問題是這個車的氣囊傳感器都撞斷裂了,氣囊都沒有彈出來,當時發生事故的時候在高速上,撞擊的速度大概是100km/h。”
車禍發生在2月11日凌晨1點左右,熊先生拉著乘客在青蘭高速上追尾了一輛小貨車,駕駛位一側車身積壓變形,玻璃碎成了蜘蛛網。車主熊先生腰椎骨折,副駕駛位的乘客斷了4根肋骨。
熊先生:“大貨車的保險杠已經撞彎,我的這個車是直接處于抱死狀態,當時處理完事故也比較懵,后來想了想真是撿了一條命。很多專業人士跟我說,這個汽車A柱再往里面進一點,擠到頭部命就沒了,所以我現在想想都后怕。”
熊先生是一輛埃安新能源車,2022年12月購買,全車配有7個安全氣囊。熊先生后怕不已,他想不明白車撞成這樣為何安全氣囊一個都沒有彈開?
熊先生:“我咨詢專業人士,和我說這個是傳感器,它應該是在這個位置安裝的,現在它已經撞斷了,但是它也沒有起爆。我讓廠家去做這個檢測,廠家給的結果是沒有達到起爆標準,我讓廠家提供一個數據,也不給我提供。”
受傷一個月,熊先生的身體在慢慢恢復,已經能緩步行走,但車一直放在修理廠,安全氣囊為何沒有彈開?起爆的標準是什么?記者陪著熊先生一起來到了廣汽埃安青島瑞明達體驗中心。
廣汽埃安青島瑞明達體驗中心工作人員:“首先熊先生是在高速上開著定速巡航,然后并沒有減速,直接撞到了前面正常行駛的車輛,它這個沖擊不是說是靜止的沖擊,是一個相對的沖擊。”
熊先生:“根據車損,我和乘客的受傷的程度來說,這個撞擊力度不會很小。”
廣汽埃安青島瑞明達體驗中心工作人員:“當時聽您說的這個車A柱斷了,咱們去看其實沒斷就是變形了啊。如果A柱斷了氣囊沒有彈出,這就說明這個車存在質量問題。”
熊先生的事工作人員了解過,事故發生后,因為車輛過了保修期,車主又沒有購買商業險,所以沒有把車拖到4S店,而是放在了昌樂路的一個維修廠。車主提出質疑后,他們安排維修人員去檢測過,電腦采集的信息是氣囊正常工作,碰撞時屬于接近起爆點碰撞,車輛安全系統以安全帶保護為主,氣囊不需要彈開。
熊先生:“這個車的氣囊和傳感器都已經斷了。”
廣汽埃安青島瑞明達體驗中心工作人員:“這個車的氣囊和傳感器斷了,什么時候斷的有待考究。據我了解,您上次出事故的時候車前面撞的也挺嚴重的。”
熊先生:“但是維修廠沒有維修車里面這些配件,并且維修廠可以提供維修資料。”
廣汽埃安青島瑞明達體驗中心工作人員:“對于這個車的分歧很多,不是說很快就能解決,因為這個車之前出過事故也在外邊維修過,好多都沒法去鑒定。”
廣汽埃安青島瑞明達體驗中心的工作人員解釋,熊先生的車輛一共行駛了27萬公里,之前也出過幾次事故,都沒有在4S店維修,如果要想弄清楚怎么回事,熊先生最好是能把車拖過來,再找出之前的維修記錄,做進一步的檢測。
整理自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欄目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