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痕旅游”蔚然成風
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超長假期使得各景區游客爆棚,但由于各景區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倡導“無痕旅游”,讓文明蔚然成風。
上山口設置清潔袋
“無痕旅游”,意思是到一個地方旅游,不留下任何痕跡。記者前天在嶗山景區發現,為引導游客參與景區的“無痕旅游”活動,景區在客服中心設置文明出行、文明行為公約提示牌,并在嶗山游客服務中心大廳門口、景區上山口等處設置免費垃圾袋領取點,鼓勵游客將垃圾存入清潔袋,并將垃圾帶下山,這一小小的舉動受到廣大游客的大力追捧。 “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垃圾袋,可是對我們來說很方便,我們這次出門帶了好多小零食,正愁垃圾不好處理呢,嶗山景區的這些措施真的很贊。 ”來自煙臺的大學生小李說。
嶗山游客服務中心的負責人介紹說,國慶假日期間客服中心的“青年文明志愿服務崗”服務游客2萬余人次,并通過發放文明旅游宣傳資料、旅游地圖等方式,為公眾提供文明旅游引導、景區游覽講解、旅游服務質量監督、旅游咨詢等公益性服務。同時,景區工作人員提醒說,雨天路滑,游覽時注意安全,一定要按照工作人員的引導和指示牌的導向游覽,請不要進入封閉區域游覽,保護好自身安全。
景區干凈整潔了
記者在棧橋景區看到,無論是地上還是樹下花壇、沙灘礁石,都很難看到垃圾的“蹤跡”。有的游客隨身帶著垃圾袋,有的干脆把垃圾拿在手里。“走三五步就一個垃圾桶,特別方便,我看很多人都很自覺,垃圾不隨地扔。 ”來自廣東的游客劉先生說。
景區干凈整潔了,也給環衛工人減輕了壓力。 42歲的李洪祺假期里要和40名同事一起,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晚上10點。李洪祺說:“現在我們工作量減輕了,垃圾用筐盛,以前光我一個人能盛十幾筐,現在每天不到10筐。 ”棧橋景區管理處主任王萬波介紹說,原來垃圾的種類及數量都比較多,現在看主要是些紙屑,或者小的垃圾。
(記者 孫靜芳 通訊員 蘇立勇王晶晶 朱博文)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