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消息!市北區42個老樓,年底前全部換“新裝”
以前一到過年或者下雨的時候,樓院內的古力就會經常冒溢,讓居民們苦不堪言。從本月開始,東莞路13號、伊春路60號、佳木斯路20號等42個樓座陸續開始改造。據了解,此次改造的樓都是1995年之前建造完成的,大多年代悠久,之前也從未進行樓立面整治。此次老舊樓院改造項目由市北區財政計劃投資1700萬元,改造樓座總占地面積約18.5萬平米,涉及居民2300余戶,年底前就將完工。
施工人員在搬管道準備安裝。
8月29日下午,在東莞路15號錯埠嶺五小區,施工工人正在樓座前更換地下管網、鋪設荷蘭磚。“這次改造完,以后再也不怕下大雨了。之前我們這里沒有實現雨污分流,管道又很細,加上年代久遠,隔三差五就堵,古力經常冒溢,真是苦不堪言。”錯埠嶺五小區居民傅鵬義說,特別是到了過年,家家都有大油水,越是逢年過節的,越是滿院子污水橫流。
“以前下水道堵塞、古力冒溢是這些老小區投訴的熱點。”遼源路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員徐丹介紹,這次改造的樓房,大都是在1995年之前建造完成的,年代相對悠久。“當時的下水管道多是直徑200毫米,且雨污不分流。因為這個區域的樓院大都是沒有物業的開放式小區,之前遇到下水道冒溢的問題,居民第一時間就反映給我們,街道經過商議決定,今年通過區里的支持,終于把項目落實了。”徐丹告訴記者,今年遼源路街道的老舊樓院改造項目,由區財政計劃投資1700萬元,對東莞路13號、伊春路60號、佳木斯路20號等42個樓座實施改造,也是街道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樓院整治項目。整個老舊樓院改造項目分2個片區進行建設,總占地面積約18.5萬平米,涉及居民2300余戶。項目完成后,可惠及居民7000余人。
施工人員在鋪設地磚。
在施工現場,除了實現雨污分流、鋪設地面磚之外,此次改造還對老樓座進行了樓道粉刷、樓頂防水作業。“目前,街道已同設計公司、造價公司對接,全力準備改造方案。同時,督促社區摸排院內違法設施,對煤屋是否拆除征求業主意見。”徐丹說,截至目前,42個老舊樓院整治項目進行至20%~30%,預計年底前完工。在推進老舊樓院改造的同時,街道目前著力傳承歷史人文特色,打造特色精品樓院。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實習生 岳雨薇 報道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