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青島“三民”活動述職報告會繼續舉行,23個市政府部門的負責人作了述職報告,記者摘錄了部分政府部門負責人的報告內容。
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孫繼:
10件36項市辦實事全部完成
2016年,市政府辦公廳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和廣大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切實發揮參謀助手、運轉樞紐、服務保障、示范窗口作用,順利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圍繞年初確定的10件36項市辦實事的落實,公交換乘優惠、提高大病醫療保險標準、農貿市場建設等一批實事項目如期完成。加強電梯安全監管、治理小區排污、優化公交站點等一批具體民生建議得到有效落實。開展全市政務熱線整合升級工作,完成了工商、交通運輸等14條特服號碼整合,建立了熱線分類辦理,今年以來共受理來電來信82.78萬件。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綜合網辦率達到70%,1200余項實現二級以上網上辦理。通過微信、支付寶、青島新聞網等互聯網平臺,集中提供各類網上便民服務87項。
繼續開展走訪千個企業、走進千個項目現場、走談千個項目活動。重點支持服務5000家重點納稅企業、1000家新興創新型企業、1300家安全生產重點監管企業、1200家外貿和商貿流通企業,截至11月底,共走訪企業13085家次,走進項目現場1011個,走談招商引資項目2503個,解決問題5373項。落實市政府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對市政府領導聯系的1000家企業組織進行走訪,收集匯總企業反映問題524個,辦結513個。
市人社局局長紀敏:
就業總量逆勢增長
2016年,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聚焦保障改善民生,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促改革、補短板、兜底線,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6年,青島全市新增就業56.9萬人,同比增長3.2%;政策性扶持創業2.6萬人,同比增長36.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比年度目標低0.8個百分點。繼續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行動,出臺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管理辦法,對經認定的創業示范平臺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全市累計建成各類創業孵化基地89家,成功孵化企業6700家。制定開發基層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意見,啟動大學生夢想起航行動和農村電商創業工程,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7.5萬人,就業率96%。將六區、四市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710元、1550元,實現困難人員就業2.2萬人,就業率91%。
征繳各項社會保險基金400多億元,同比增長25%;支出各項社會保險基金300多億元,同比增長12%,社保基金收支保持平衡。連續第12次調整企業職工養老金待遇,人均月增加189元。同時,居民基礎養老金人均月增加20元,失業保險金人均月增加50元,1—4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每月提高近200元;調整生育保險醫療費結算辦法,大病醫療保險起付標準由2萬元調整為1.8萬元。
市民政局局長曹勇:
推動民政事業科學發展
2016年,市民政局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尋標對標達標奪標創標,加大政策創制,加強工作創新,推動了民政事業科學發展。
社會綜合救助水平得到新提升。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的醫療救助制度,擴大了救助范圍,提高了救助比例,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居民實現了“應救盡救”。截至10月底,全市共醫療救助困難居民8.6萬人,發放醫療救助資金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救助人數提高171%、救助資金提高118%;自今年4月1日起,全市統一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到650元、470元,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5820元;自5月1日起,全市60-64周歲老年人全部享受到半價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優惠政策,現已累計辦理半價卡37.17萬張,占全市60-64周歲老年人數的74.3%。
專項社會事務工作開創新局面,印發《青島市殯葬設施發展規劃2016-2025》,認真落實殯葬惠民政策,截至10月底,全市殯儀館共為3.1萬多逝者家屬免除基本殯葬費3500多萬元;順利實現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奮斗目標,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被評為全省唯一一個“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截至10月底,完成年度軍地互辦實事25項。
市教育局局長鄧云鋒:
當好教育創新發展先行者
2016年教育工作亮點紛呈、成績顯著,獲批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和山東省首個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位列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第一名。2016年我市普通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全市本科一批達線人數首次超過萬人。
圓滿完成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貼標準分別提高到每生每年850元和2400元,五年來共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29所(其中2016年60所),新增學位19萬個。全市90%的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572所幼兒園邁入省、市示范園行列。市內三區140所幼兒園實現就近招生,比去年增加50所。
今年青島教育立足于“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教育公共服務資源平臺建設取得重要突破,全市85%的中小學校、78%的教師和超過10萬名學生、家長開通網絡空間,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日趨完善;基本建成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網絡;開發了豐富多彩的選擇性課程,促進不同潛質學生發展;創新教育投融資方式,推動青島藍色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及五所高中租賃型人才公寓建設PPP項目成功落地,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市財政局局長周安:
集中財力優先保障民生
2016年,市財政集中財力優先保障改善民生,優化政策措施服務實體經濟,多元投入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強化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益。今年全市安排民生支出973億元,惠民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今年,全市安排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財政支出的72%,民生保障有力,重點加大了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三農、扶貧、公共事業6個方面的保障力度。支持提高了15項民生保障標準,新增了6項民生保障事項,擴大了3項民生保障范圍,大部分民生保障標準居全省首位,多項政策為全省唯一。
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470元,較上年增長4.8%、11.9%;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標準由每生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學齡前兒童享受政府出資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政策,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設立100億元的高等教育發展基金,對引進高校給予資金、服務、用地方面優惠政策,今年引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同濟大學等9所高校,讓青島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大學;年市級財政統籌安排扶貧專項資金5.6億元,是去年的4.2倍,集中力量確保2016年底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摘帽”;今年安排公交、自來水、燃氣、供熱等財政補貼10億元,安居保障工程快速推進,市財政統籌各級各類資金投入265億元,新啟動棚戶區改造6萬戶。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