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是小年,也是春節前鞭炮銷售的小高峰,然而當日記者走訪幾家煙花爆竹攤,攤主普遍反映今年的生意遠遠不如去年,有的攤主反映小年一天的煙花爆竹銷售額要比去年同日少三四千塊錢。不少市民表示他們都是抱著“意思意思”的想法,過年象征性地買幾掛放一下就夠了。
高密人藏慧花8年前開始在登州路上賣煙花爆竹,每年臘月十五之前,她都要提前辦好營業證件、備齊三萬多塊錢的貨,一直賣到正月十五,連過年也不休息。2月1日下午,記者到登州路上藏慧花的煙花爆竹售賣點時,攤位前比較冷清,少有人駐足。
藏慧花告訴記者,煙花爆竹的銷售時間有一個月,但真正忙碌的時候只有不到半個月。根據往年經驗,小年往往是煙花爆竹銷售的首個高峰,除夕前幾天則是最高峰。但是今年的鞭炮生意特別不好做,小年這天她比去年少賣了三四千塊錢。“周圍的鞭炮銷售攤我們也都認識,大家交流起來都說今年的生意挺不好干。”藏慧花分析,除了對待燃放鞭炮觀念的轉變,近幾年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天也是影響鞭炮銷售的重要因素。正在攤位前購買鞭炮的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她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過年期間選擇不燃放鞭炮,“他們一是覺得燃放鞭炮不太安全,產生的噪音比較大 ,二是覺得霧霾太嚴重了,少放點鞭炮也是對自己呼吸的空氣負責。”也有的市民只是象征性地選了兩掛最便宜的鞭,說小年放兩掛有這么個意思就好了。
藏慧花經營鞭炮生意已有十年,但據她介紹這么多年以來,煙花爆竹的價格幾乎沒怎么變,500響的鞭炮8年前賣5塊錢一掛,到今年還是這個價。雖然價格沒怎么變,但是鞭炮的種類和包裝卻是千變萬化。“80后小時候玩的鉆天猴、滴答筋、摔鞭出于安全原因,正規攤點都不賣了,而是銷售更安全的替代品。”除此之外,近幾年鞭炮、煙花也漸漸由大號變成小號、粗筒變成細桶,外觀包裝也紛紛打起環保牌。“一是因為城市里禁止燃放大型煙花爆竹,二是因為現在人的觀念變了,很多人都是過年喜歡買支小鞭,放著意思意思就行了。”有市民這樣表示。
相比成人購買煙花爆竹的數量有所減少,記者在攤位前觀察卻發現,不少孩子們喜歡購買新品種的鞭炮,今年兒童類產品的銷量略有增長。“兒童煙花產品的安全性不用擔心,不少父母都想買點給孩子一起體驗體驗過年習俗。”藏慧花告訴記者,如今兒童類煙花爆竹產品設計更為新穎,不少產品都和孩子日常接觸的動漫道具類似,這會激起孩子的購買意愿,路過時只要看到這類產品,他們便會纏住父母購買。
◎相關新聞檢查7家鞭炮攤,4家消防水不合格
2月1日,記者跟隨市北區延安路街道聯合執法隊伍前往轄區7家煙花爆竹銷售攤進行檢查。檢查發現7家攤位中 ,4家攤位出現消防水結冰問題,其中1家存在銷售即將過期的煙花爆竹問題。
延安路街道安監科祝嘉偉介紹 ,為了防止煙花爆竹引發火災,按規定每個銷售攤位前必須配備2個滅火器、1個滅火毯和一桶消防水。“消防水就是自來水加鹽,由于冬天天氣寒冷,消防水要想發揮作用必須加足夠的鹽才能防止結冰,今天查出4家攤位出現了消防水結冰問題,如果攤主不整改,將帶來安全隱患。”他提醒消費者,想要購買安全放心的爆竹產品,一是查看銷售攤位是否具備“兩證”,二是查看購買的鞭炮是否是由“青升”和“東泰”兩家公司生產。“這兩家公司的產品是由青島市安監局監制的,除此之外的煙花爆竹品牌禁止在青島市內銷售。”
此外,消費者購買產品時還要查看它的保質期。“煙花爆竹保質期一般在3年以內,過期產品必須退還廠房處理,不能銷售。今天查出1家銷售攤位的一款產品即將過期,我們已經責令攤主把產品退給廠方。”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雅琴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