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繼2012年5月降準后,央行時隔33個月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央行表示,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 ,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央行還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健康平穩運行。業內人士認為,4日是銀行繳準日,此番央行降準靴子落地,是繼2012年降準后,央行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按照2014年12月存款計算,此次統一下調準備金率將釋放近5868億元流動性,加上定向降準,整體估計釋放流動性6000億元左右。
■分析
首次周三出臺降準傳遞哪些信號
此次降準,是繼2012年5月之后,時隔近三年來央行首次啟動全面降準,也是近些年來首次全面和定向降準相結合。專家分析認為,央行此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反映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是“穩增長”的必然選擇。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進行適度調整是必然選擇。
央行選擇周三出臺降準,以前未曾有過,出乎多數機構周五出臺降準的預料。從1月下旬開始,瑞士、丹麥、加拿大等國相繼采取寬松行動。受此影響,美元在國際市場上大幅走強,非美貨幣大幅貶值,使得國內降息降準之聲甚囂塵上。經濟學家滕泰認為,降息、降準是在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面臨通縮風險的背景下所應該采取的必要舉措。預計今年還有3次以上降準、2次以上降息。
專家表示,貨幣總量和結構調節相結合既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總量適當的金融環境,又能夠針對社會瓶頸和亟待解決的領域,采取定向支持。“此次降準幅度仍然較小,不能因為央行降準就說明穩健的貨幣政策已經轉向。” 據新華社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