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企業埋怨招人難、留人難,一邊是員工沒有歸屬感頻頻流動。雙方各有什么心事呢?記者采訪了部分用工單位負責人和服務業一線員工,把他們的想法分享出來,算是勞資雙方“隔空對話”。
廚師:
不給漲工資想換地方
28歲的小趙在浮山后一家飯店工作。在這家飯店,他已經干了5年,這是他最久的一份工作,但是他卻越干越沒勁,開始萌生去意。“上個月給老板商量漲工資,沒同意。我想換換環境了。”小趙說,他來青島已經七八年了,進入廚師行業有6年多。在這家飯店,他的工資幾年來從1900元漲到了3300元,但是他還是覺得看不清未來。“我從東北老家來青島闖蕩這么久,現在還是沒個自己的地方,只能住在店里的員工宿舍。工資也攢不下多少,這么多年還是什么條件都不具備,也成不了家,覺得沒啥奔頭。”小趙說,說實話跟著這個老板干的年數不短,店里目前也比較困難,但是他覺得自己該為未來想想了。“最大的夢想就是在青島安家。”小趙說,趁著年輕他想再拼拼,找個掙錢更多的地方,多幾百元也是好的,目前,他已經私下到幾家飯店面試了。
飯店老板:
培訓及福利都是投入
對于廚師們 “跟著薪情走”的想法,飯店經營者們也有苦衷,他們認為,發到手的工資是一部分,其實培訓、福利都是企業的投入,而且學到了技術在身上,最終還是對個人有益。“廚師的水平是一個飯店的臉面,我們一直都很重視。”市北區絕城芋兒雞飯店曹經理說,為了提高廚師水平,他經常帶著廚師在青島的流行餐廳試菜、品嘗,費用都是店里出。去年還專門帶著廚師去成都學習了半個月,期間的所有費用都是店里報銷,而且工資正常開。“就這個投入就有六七千元。”曹經理說,這是花在員工成長上的投入,員工自己也受益。可即便是這樣,還有剛培訓沒多久的廚師跳槽了,就因為另一家飯店每月多發300元工資。“有個年輕廚師一直想培養培養,還給他買了iphone手機,就這樣他還是離職了。”他無奈地說。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