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賣平臺頻發行業公約與標準 相關管理辦法呼之欲出
隨著網絡訂餐成為現代人日常的就餐方式之一,外賣食品的安全問題也成為監管部門新的關注點。自今年6月以來,三大外賣平臺頻頻發布網絡訂餐平臺相關公約和標準。其實,在此之前,部分省市就對網絡訂餐平臺制定了管理辦法。其中,北京下線了5000多家有問題店鋪。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官員也表示,相關管理辦法正在制定中。
6月27日,美團外賣聯合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百家餐飲外賣品牌共同發布外賣“綠色十條”(綠色外賣行業公約),號召“行業綠色發展,顧客綠色消費,共創綠色生活”。同時宣布成立“綠色外賣聯盟”;7月11日,餓了么聯合百度外賣作為網絡訂餐行業配送環節團體標準的起草單位,在中國烹飪協會指導下聯合發布了行業內第一個配送箱(包)消毒標準。標準主要包括感官指標和微生物限量指標,并明確大腸菌群不得檢出,菌落總數小于100 CFU/cm2;7月18日,百度外賣推出“安全騎士標準”——4大標準20條“軍規”,明確規定了平臺管理、騎士資質、硬件配置、行為規范等內容。
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么三大外賣平臺分別就避免食物浪費、追求綠色食材、減少環境污染,食物配送環節安全等不同角度對網絡訂餐行業做出規范,實際上體現出了行業競爭加劇的特點。此前就有業內人士曾認為,此舉其實是為了宣示自身的行業地位,并提高自身服務水平,以免日后達不到國家相關標準。
事實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早在今年1月就曾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完善網絡訂餐相關標準??偩质潮O二司司長馬純良在發布會上表示,食藥監總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網絡訂餐監督管理辦法,學校集中用餐監督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同時配合國家衛計委進一步完善制定餐飲業的有關標準。在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互聯網+食品安全論壇”上,國家食品藥品稽查專員陳谞也透露目前食藥監總局正在制定《網絡訂餐監督管理辦法》,圍繞外界關注的“外賣”行業,明確平臺對餐飲商戶的準入、餐食安全信息透明,和送餐環節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的管理責任。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全國性的《網絡訂餐監督管理辦法》出臺之前,監管部門主要按照《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對外賣平臺進行監管。上海、浙江、廣東、陜西等地早在2016年就已出臺了地方性的網絡訂餐監督管理辦法。今年,北京也有所行動。
4月份,在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支持引導下,美團點評、餓了么、百度外賣、到家美食會4家網絡訂餐平臺在國內建立首個網絡訂餐平臺自律共建聯盟,并設立“食品安全專項基金”,主要用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專項基金自行開展風險監測明確了監測重點和方向,如豆制品、現場加工制售食品、短保質期糕點制品、冷鏈食品、貝類、一次性餐盒等六大類。
截至目前,聯盟開展自查自糾,主動下線問題店鋪5073家次。其中,百度外賣下線1009家次、美團點評下線2038家次、餓了么下線2026家次。主要涉及網絡訂餐平臺在入網審核、日常運營、媒體曝光、消費者投訴等過程中發現的無食品經營許可證,以及食品經營許可證套用、冒用、造假、超范圍經營等問題。
作者:吳曉薇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