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民炒股終結?有股民遭“勸退”
備受市場關注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已經實施了3天,股民們有什么新的感受。據記者現場體驗,以前僅需5分鐘的新三板開戶過程,在新規實施后,延長到了40分鐘左右。
對此,華泰證券北京某營業部客戶經理劉威(化名)表示:“創業板、分級基金、信用賬戶、期權、港股通、風險警示業務、退市整理業務、新三板,均需臨柜雙錄辦理開通。 ”雙錄,是指客戶開通相關證券期貨業務時,對風險講解過程進行錄音和錄像。
這個過程明顯增加了股民開戶的復雜程度。不過有觀點認為,該辦法實際上是通過投資產品的分級對不同投資者進行差異化保護。從國際經驗看,這種分層管理模式不僅有利于改進產品和服務,也有利于提高創新的針對性和效率。
現場體驗:
創業板開戶需40分鐘
7月4日下午1點半,記者來到了某證券營業部,門口顯眼處擺放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強化適當性義務,維護投資者權益”,下面列出五項提示,其中第二條為:認識市場,認識自己,做理性的投資者。
在現場記者并未看到前來辦理開戶的投資者。當得知記者要辦理創業板開戶時,柜臺營業部人員給記者拿出三份文件,分別為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揭示書、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承諾書、創業板開通錄音錄像業務書。
其中,在風險揭示方面,柜臺人員詢問記者開通股票賬戶的時間,首次交易是否滿2年,交易的風險偏好等。此后,該人員給記者培訓的風險提示涉及8份以上的文件,耗時超過30分鐘。
“您好!請問您的(姓名、身份證號),現在申請辦理創業板交易權限開通業務嗎? ”柜臺人員讓記者在柜臺辦理雙錄,一臺自帶拍照和視頻功能的形似臺燈的設備已經開啟。“根據監管機關及我公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要求,風險揭示過程需要全程錄音錄像,請您配合。本錄像將由我公司總部加密存放,非有權機關不得查閱,請您放心。請您根據以下提示回答是或否。如您沒有異議,我們就開始。 ”
大約5分鐘之后,記者成功開啟創業板賬戶。從記者接受問詢到開戶結束,耗時約40分鐘。此前,創業板的風險揭示相對簡單,客戶只需要抄寫愿意承擔風險的整段話并簽字即可,全程5分鐘左右即可結束。
投資者保護:
“雙錄”普遍實施
7月1日起實施的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是首次由證監會制定并頒布的證券期貨市場統一的適當性管理制度,旨在“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投資者”,將投資者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突出對普通投資者的保護。
劉威說:“7月1日前后,客戶新開通創業板、分級基金、期權、退市整理等業務的差別,主要在于錄音錄像(雙錄)和風險講解時間延長。 ”
在此前,部分證券公司根據自身情況在為客戶開通融資融券、個股期權、分級基金等業務和向客戶銷售高風險金融產品時,已對客戶進行雙錄。
按照《辦法》規定,7月1日起,證券公司將對客戶絕大部分臨柜業務開通權限 (比如創業板、新三板、港股通等);此外,普通投資者申請轉換為專業投資者、普通投資者臨柜購買高風險產品或者申請相關服務等業務,也需要進行雙錄。
按照要求,營業部需要告知投資者可能直接導致本金虧損、可能直接導致超過原始本金損失、因經營機構的業務或者財產狀況變化,可能導致本金或者原始本金虧損、因經營機構的業務或者財產狀況變化,影響客戶判斷的重要事由等。
證券商擔憂:
影響客戶體驗
多家券商營業部人員表示,在7月1日之前的一個多月,公司就開始每周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就是風險較高的產品開通權限。
“對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加嚴了,合適的產品配置給合適的客戶,不像從前那樣入口那么松了,加強了門檻管理。 ”中信證券一位中層管理人員表示,客戶在開通高風險產品權限時,耗時比較長,風險揭示充分,將成為常態化。
不過,不少營業部的工作人員比較擔心新規實施后影響客戶體驗。
“以后這么多業務都要雙錄,而且是每開一個業務就要錄一次。如果一個客戶想順便一次性開通創業板、新三板、融資融券三個業務,得在柜臺或專門雙錄的房間錄三次。 ”北京一家營業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同時,錄制過程要求完整連續,不能中斷不能剪輯,如果需要多次錄制,更加耗時耗力。
同時,個別券商營業部擔心人多時,場地、設備不夠用。從記者走訪來看,通常營業部有一個或兩個獨立辦公區用于雙錄,每次每個房間只能服務一個客戶。 “現在涉及雙錄的業務這么多,人多的時候肯定要排隊的。 ”一位營業部工作人員說。
高級玩法受限:
有營業部“勸退”投資者
多位券商營業部人員對記者表示,新規主要規范的是高風險產品的開通權限。開戶是進入資本市場第一道門檻,創業板、期權、港股通、退市整理期產品等高風險的產品權限則是在這個基礎上的“高級玩法”,其風險提示的變化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對于前來開戶的客戶,大部分券商都會推薦通過網上開戶,盡量避免臨柜開戶,比起“雙錄”,網上開戶更加簡單快捷。但是,相比記者3年前開戶,昨日記者體驗的網上開戶多了一道程序:20道題目的“風險測評”,最終記者的測試等級為C3穩健型,建議選擇股票、混合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產品。
當記者在招商證券某營業部表示要開通退市整理期業務時,則被“勸退”,理由是當前系統不穩定,同時,這項業務辦理比較麻煩,風險較大,“風險與產品不匹配”。
在記者執意要求之下,該營業部人員建議“好好考慮,明天再來”。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一位之前已經開設了股票賬戶,昨天來辦理創業板開戶的客戶,先后嘗試了3次才終于完成了“雙錄”手續。該營業部人員還“勸退”一位前來辦理期權的老年投資者,該投資者在充分了解風險之后,表示愿意主動放棄。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