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全國首推“灣長制”其中膠州灣、嶗山灣、靈山灣設立市級灣長
昨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我市近日正式發布《關于推行灣長制加強海灣管理保護的方案》,這是島城在海灣管理保護方面的創新舉措,這意味著,我市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實施“灣長制”管理保護海灣資源的城市。根據方案,我市通過灣長制構筑“三灣三城”城市空間布局,建立市、區(市)、鎮(街道)三級灣長體系,其中,膠州灣、嶗山灣、靈山灣設立市級灣長,分別由市長、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副市長、分管海洋與漁業工作副市長擔任。
49個海灣都有“灣長”管
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于成璞介紹說,青島市依海而建,因灣而興,全市海洋資源豐富,擁有近海海域1.22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05.2公里(其中,大陸岸線長782.3公里,海島岸線長122.9公里),海島120個,其中,有海灣49個。而海灣管理保護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陸海共管共治、落實屬地責任、整合各方力量、創新工作機制。為此,我市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灣長制,這對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構筑“三灣三城”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達藍色海灣目標
據介紹,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對良好海洋生態環境、生態岸線期盼不斷增強,全面推行灣長制將有力推動海灣資源保護、環境改善和綜合價值提升,為市民拓展親海空間。根據方案計劃,2017年10月底前,將在全市建立灣長制組織體系,全面推行灣長制。
至2020年,灣長制工作機制健全完善,管理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海灣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水質優良比例穩步提高。海灣經濟社會功能與自然生態系統更加協調,實現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的藍色海灣治理目標。
建立三級灣長體系
灣長制方案明確了各灣長的責任,建立市、區(市)、鎮(街道)三級灣長體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全市總灣長。膠州灣、嶗山灣和靈山灣設立市級灣長,分別由市長、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副市長和分管海洋與漁業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包括青島紅島經濟區在內的沿灣區(市),由主要負責人擔任二級灣長;沿灣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擔任三級灣長;其余海灣由沿灣區(市)確定灣長。根據責任分工,市級灣長分別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海灣的管理保護工作,包括海灣資源保護、海灣岸線管理、海灣污染防治和海灣生態修復等。區(市)、鎮(街道)級灣長的具體職責,則按照海灣屬地管理原則,由區(市)予以明確。
管理海灣細分23項任務
據介紹,灣長制根據全市海灣實際情況,針對優化海灣資源科學配置管理、加強海灣污染防治、加強海灣生態整治修復、加強海灣執法監管4個方面,制定了23項具體任務。將海上管理、排污、岸線規劃、建設、排污、岸線管理等職責,細化分解到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局等責任部門。每年通過考評打分的方式,嚴格考核,以此維護海灣健康、實現海灣功能永續利用,使用海灣成為青島加快向國際灣區都會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
水質提高 面積增大
于成璞介紹說,近年來,我市按照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工作理念,加大海灣治理力度。在膠州灣組織實施環灣河道整治、污染源頭整治、退池還海、生態修復、岸線整治、環灣綠道建設等“六大工程”,膠州灣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優良水質面積由2010年的46.4%上升到目前的73.3%;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后,海域面積由2010年的346.3平方公里增加至目前的370.6平方公里;完成對膠州灣海域網箱、筏架等養殖設施清理,實施退池還海,共清理、退還海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海洋公園是海洋特別保護區的一種,2016年8月,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的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成功獲批,成為全國最大的半封閉海灣型國家級海洋公園。建立海洋公園,將在實現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
去年8月,我市申報的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據介紹,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是我市繼2014年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后的第二處國家級海洋公園,也是全國最大的半封閉海灣國家級海洋公園。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位于膠州灣中北部,總面積20011公頃。其中,海域面積19971.77公頃,陸域面積39.23公頃。海洋公園內包括淺海濕地、潮間帶濕地、潮上帶濕地、河口濕地以及人工濕地(養殖池、鹽田)等多種濕地類型,是鳥類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地與遷徙停歇地。濕地周圍生活的鳥類品種現已達到了三四十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丹頂鶴和東方白鸛,還有白琵鷺、大天鵝、白額雁、白尾鷂、雀鷹、蒼鷹、紅隼、燕隼、游隼、領角鸮、紅角鸮、長耳鸮等10多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海洋公園海域營養條件良好、基礎餌料豐富,是多種經濟魚類、蝦蟹類和頭足類重要的產卵、索餌和育幼場所,具有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海洋公園生態旅游以海濱資源為基礎,極具藝術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學考察價值以及休閑娛樂價值。
青島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
2014年,青島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成為我市獲得批準建立的首個國家級海洋公園,東起薛家島街道辦事處,沿海岸線向西一直延伸到瑯琊鎮,主要包括靈山島、靈山灣、唐島灣和薛家島、瑯琊鎮等前海一線附近海域、陸域,分為重點保護區、生態與資源恢復區和適度利用區三個功能區,總面積45855.35公頃,其中海域面積39742.63公頃,陸域面積6112.72公頃。根據調查,青島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區域內海水水質和海域沉積物環境質量總體較好,海域的浮游植物種類大約有163種,浮游動物種類約32種,底棲動物種類119種。除了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還有成熟的旅游、港口航運、海洋科研、礦產和城市文化資源。金沙灘、銀沙灘、唐島灣、風河入??跐竦?、靈山島、瑯琊臺、齋堂島等景區景觀頗具規模,小珠山、鐵镢山、藏馬山和大珠山則構成了東北—西南向生態走廊,森林覆蓋率達44.2%。
記者 趙健鵬 實習生 李潔 攝影報道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