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將建10處失智老人照護中心 選址均已確定

2017-09-01 07:33:52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原標題:我市將建10處失智老人照護中心

昨天,青島市民政局局長曹勇做客青島早報和青島新聞網聯合主辦的“民生在線”,圍繞“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題與網民在線交流。曹勇在網談中透露,青島市目前至少有7.2萬名失智老人,為照顧他們,我市今年計劃建設10處失智老人照護示范中心。截至7月底,全部照護示范中心選址均已確定。

照護中心正在裝修和配備設施

網談中,曹勇介紹了我市失智老人照護示范中心的建設情況。據悉,全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年人絕對數的增加、人均壽命的延長、空巢現象的加劇,失智老人的數量明顯上升。據估計,青島市目前至少有7.2萬失智老人。

目前,全國還沒有專門的失智者專業照護機構,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和技術,我市少數醫養結合機構目前開設失智老人照護專區,并且成為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的失智老人照護試點單位,如:青島市紅十字護老院、青島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嶗山區錦云村老年公寓、城陽區社會福利中心等。今年,青島要建設10處失智老人照護示范中心,市南區2處,市北區2處,李滄區3處,黃島區1處,平度市1處,萊西市1處。市民政局制定下發了《關于建設社區失智老人照護中心有關事項的通知》,截至7月底,6個區市均已確址,6個照護中心采取機構照護模式,4個采取社區照護模式,目前都在按照要求進行裝修和配備設施。

下一步,青島民政局將開展骨干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引進發達國家的失智管理經驗,提升我市失智者照護服務水平。鼓勵失智老人照護示范中心項目由專業社會組織建設運營,建成后符合標準和要求的,由市級財政給予補貼。

27.3萬老人入網“智慧養老”

據了解,為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市民政局加快推進“互聯網+養老”發展,以提升全市養老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水平為著力點,組織開發了“青島智慧養老”信息化平臺,2017年4月上線對市民開放。

曹勇介紹,平臺依托12349養老服務熱線、網站、微信等多種渠道面向老年人及家屬,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解決方案。老年人或家屬可以通過青島智慧養老平臺的微信、網站、熱線等渠道,非常方便地查詢和預約附近的養老服務資源。平臺上所有的養老服務均接受專業運營團隊的監管,對服務質量進行把關,具有“互聯網+”“開放性”“融合性”“模塊化”“大數據”等特點,便于多渠道滿足老年人需求。平臺運行以來,入網老人27.3萬人。進入平臺的養老服務機構、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社區養老場所1623家。

城鎮“三無”人員納入特困供養

據了解,8月1日,青島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并將于10月1日實施。該《意見》堅持城鄉統籌,在救助對象范圍、救助供養標準、救助供養內容、審核審批程序、救助供養形式等方面都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實施城鄉統籌,確保城鄉特困人員都能公平獲得救助供養服務。特困人員供養范圍包括原來的農村五保對象和城鎮“三無”人員。

《意見》還將實現精準救助,從提高救助精準性出發,供養標準上改變以往按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方式定標準,調整為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照料護理標準根據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分類制定,以適應不同特困人員的救助供養服務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立足尊重特困人員意愿和供養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鼓勵在家分散供養;對完全或部分喪失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優先提供集中供養服務。同時,鼓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通過多種方式,為特困人員提供服務和幫扶,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的良好氛圍。

辦養老院可享建設運營等補助

在訪談中,有網友提出自己想辦養老院,都有哪些政策扶持和標準條件等。曹勇表示,近年來各級政府大力扶持引導社會力量興建養老機構,對民辦養老機構和公辦養老機構一視同仁。要求10張以上床位;每床平均建筑面積30平方米;房屋可以是改建也可以是新建;環境要求安全、無污染;具體可參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養老機構建設服務和管理標準規定》。

對于民辦養老機構給予建設、運營和保險補助。新建或改建養老機構分別按照每張床位12000元或6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對符合標準的護理型(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的一次性建設補助標準在上述基礎上相應提高20%。養老機構收住本市戶籍老年人給予運營補貼,其中,收住自理老人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20元,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50元。養老機構為入住老人購買意外傷害責任保險,政府補助保費額的80%。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由各區(市)民政部門辦理設立許可,具體可咨詢擬辦養老機構所在地區(市)民政部門。

保張路將盡快確定道路性質

在網談中,不少住在保張路美寓天城小區的居民提出了一個共同面臨的問題,新入住小區已經辦理了房產證,但去派出所落戶卻遇到麻煩,因為保張路沒有在民政系統登記,無法落戶,孩子上學遇到困難。

曹勇介紹,目前,道路命名根據道路性質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公路命名,由交通部門負責,交通部門命名的公路,其名稱是合法有效的;另一種是屬于市政設施的規劃路命名,根據青島市地名管理條例第十三條“城市道路等市政設施名稱的命名和更名,按下列規定審批: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的道路命名,由市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方案,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目前,該道路性質尚不明確,民政局已提請有關事權部門盡快確定道路性質問題,如果確定屬市政道路,將按照程序抓緊辦理。

記者 吳帥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