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市財政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2017-07-27 15:13:37
來源:新聞
責任編輯:乒乓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信網2月27日訊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23.9億元,增長8.2%;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4.5億元,增長26.4%。

(一)加大財政投入,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582.3億元,占全部支出的75.2%,增長28.1%,民生保障政策、市辦實事項目得到及時足額保障。建立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體系,為持有居住證人口平等享受就業、就醫、養老、子女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提供了政策和資金支持。

兜牢兜實民生底線。安排扶貧專項資金5.5億元,支持貧困村、經濟薄弱村今年全部“摘帽”,打贏扶貧攻堅戰。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60元、490元,為8.6萬戶(13.1萬人)低保對象發放救助資金3.5億元。安排10.2億元,支持城鎮新增就業31.2萬人。統籌46億元,用于主城區棚戶區改造和發放公共住房補貼。

為群眾健康生活保駕護航。安排1.3億元,支持提高居民醫療保險待遇。建立實施補充保險制度,將41種特殊藥品、醫用耗材等納入補充醫保支付范圍,3.4萬患者受益,節省醫療費1.5億元。支持開展產前篩查高風險和臨界風險孕婦免費基因檢測或服務。支持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等項目建設,新建成急救站8處,改善居民就醫條件。

提升教育供給水平。安排5.2億元,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建設中小學標準化食堂,92所學校已開工建設,新建成標準化食堂27所,解決2萬余名學生的在校就餐需求。支持山大、北航等5所高校建設。

支持打造宜居環境。安排1.4億元,對重點水源地、生態濕地、生態公益林所在地的村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投入5億元,推進李村河等14條黑臭水體整治,部分河段再現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統籌1.2億元,用于燃煤鍋爐改造,從源頭控制污染排放。撥付7.1億元,支持企業環保搬遷。投入2億元,開展藍色海灣治理行動,實施海洋生態修復。投入1.5億元,完成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預計將改善約4萬戶居民居住條件。

加大強農惠農力度。統籌11.4億元,用于耕地地力保護、建設高標準農田,筑牢增產增收基礎。安排2.3億元,支持海洋漁業發展,打造“藍色糧倉”。安排2.4億元,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提高補貼政策的精準性。組建青島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著力解決農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提升公共事業服務水平。統籌49.2億元,支持新機場、地鐵、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等城市重大功能設施建設。安排公交補貼18.2億元、隧道通行費補貼5.1億元,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籌措3.7億元,保障黃水東調工程建設,緩解城鄉供水壓力。安排6500萬元,支持擴大食品安全檢測范圍、品種和頻次。支持文化場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青島院線”、“音樂季”免費或低票價演出等。

(二)優化財稅環境,支持企業發展和就業、創業

努力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做好營改增政策輔導培訓、跟蹤分析等工作,推動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不折不扣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土地使用稅優惠等政策;進一步取消、停征、減免、調整19項收費和基金,組織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降低失業保險繳費費率。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146億元。

暢通企業融資渠道。開展小微企業轉貸引導基金試點,為246家次小微企業提供轉貸資金24.7億元。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對“掛牌上市”企業進行補助。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持續優化金融環境。

推動惠企政策落地。梳理、發布15類235項支持企業發展政策,通過互聯網、新聞發布會、企業走訪等活動廣泛宣傳,讓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

支持“三創”戰略加速實施。安排4億元,支持建設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創業孵化器,服務創業企業5000余家次、創客4萬余人次。發放創業類補貼資金1.4億元、創業擔保貸款4.6億元,完成政策性扶持創業1.1萬余人,創業帶動就業近2萬人。

(三)推動財政政策資金供給側改革,支持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科技創新。完善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機制,通過簡化項目預算編制、下放資金管理權限等,最大限度釋放科技人員創新活力。撥付1.2億元,對企業研發投入、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予以后補助獎勵。專利專項資金增長28%,用于支持專利授權補助、運用、保護等。安排1.1億元,支持高端研發機構引進,加快集聚高端創新要素。

支持精準引進“高精尖缺”人才。統籌人才資金4.1億元,支持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創新頂尖人才資助、高端團隊引進支持等政策。

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出資12.8億元設立市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參股設立子基金35只,總規模72億元,投資項目200余個。加速推廣應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儲備項目64個,投資額1790億元,PPP應用擴大到交通、市政、環保、醫療、旅游、教育等領域。

(四)提升財政管理績效

財政信息公開更加全面,涵蓋財政預決算、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政府債務、專項資金等9項內容,全面規范公開主體、公開時限和公開渠道,并在青島政務網“預決算公開”專欄予以公開,盡量使市民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

建立政府“過緊日子”的硬約束。完善會議費、培訓費等厲行節約制度體系,嚴格控制超范圍、超標準支出。壓縮一般性支出,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按綜合定額核定的公用經費預算一律壓縮5%。

加強預決算評審,“花錢”憑績效“說話”。今年上半年,對12項專項資金、46個政府投資項目進行了評審,擠掉“水分”,促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

上半年財政總體運行良好,但受經濟與政策性減收的疊加影響,財政增收壓力加大;與此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增效,民生支出剛性增長,改革成本需要負擔,財政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更好地發揮財政在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推進以市為單位實現民生保障標準基本統一,逐步讓青島市民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支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創業帶動就業政策。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支持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提升城市生態品質。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財政支農資金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傾斜。通過補助、貼息等方式,支持農業信貸擔保加速推廣。繼續爭取中央財政支持政策,加快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設立棚戶區改造基金,為推進新一輪棚改提供堅實資金保障。

(二)創新政策措施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和覆蓋范圍,支持“小升規、規改股、股改市”,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建立招商引薦獎勵機制,鼓勵社會化招商,重點引進總部經濟、先進制造業、高端會展等現代產業。支持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醫藥等新興產業。支持漁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漁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藍色糧倉”建設。鼓勵引進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三)優化財稅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擴大減稅效應,落實好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改革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加強政策輔導、宣傳,幫助納稅人用好抵扣政策、享受減稅紅利。嚴格落實國家減免收費基金的規定,制定新版收費基金目錄清單,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嚴肅查處違規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通過信用保證保險貸款、優惠貸款平臺、過橋貸款、風險補償等方式,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四)加快財稅改革步伐。推動出臺民生重點領域政府購買服務辦法,加快推進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工作。探索試點土地托管經營模式,扶持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跟蹤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指導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建立內部防控機制,確保接得住、管得好。進一步放寬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準入限制,推動PPP模式盡快覆蓋更多領域,強化項目聯審聯評機制,推進項目盡快落地。

(五)提升財政監管效能。全面開展市級專項資金績效評估,取消、調整、整合低效、散小項目。加強預算執行跟蹤分析,對效益發揮不充分的資金,及時收回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亟需支持的領域。深入開展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檢查,在財政執法檢查工作中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強化信用負面清單應用效果,促進依法依規使用財政資金。

[來源:新聞 編輯:乒乓]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