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來之際,本報記者深入基層采訪報道。探尋黨的惠民政策,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發現廣大市民歡度節日的喜慶場面 。即日起,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通過對基層崗位的挖掘采訪,展示熱烈喜慶、昂揚向上、團結和諧的社會氛圍。通過第一視角,采寫發生在普通市民身上的可喜變化 ,講述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新春故事!
服務不滿意可改簽,外地戶口居民也能簽
自2014年始,市北區率先啟動了全科醫生執業服務試點,在全區11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3+X”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向居民及家庭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4支隊伍,每支由3~5名醫護人員組成,迄今已簽約2077戶2679人,其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1908人(占比71.2% ),提供上門服務892人次,電話訪視4892人次,健康教育指導受益6860人次。
1 “家庭醫生”入戶查體
“阿姨,您是哪里不舒服?聽說頭暈惡心是嗎?我們先來測個血壓吧,麻煩把袖子捋一下……”在市北區水清溝街道一戶居民家里,今年62歲的張阿姨正在享受全科醫生團隊的上門服務。記者看到,團隊一行三人,一男兩女,他們穿著白大褂,帶著便攜式B超、心電圖機、血糖儀等,滿足不同病人的多方面需求。
在市北區延安路街道,今年88歲的李老太也享受到了同樣的服務。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青島不斷探索發展“醫養結合”,青島市衛計委鼓勵基層醫療機構上門提供醫療護理服務。通過建立家庭病床、簽約全科醫生等形式,為社區及養老機構提供上門醫療護理和健康體檢服務。目前市北區的全科醫生隊伍已有14支。
據悉,基本簽約服務包以國家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基本醫療為內容;健康服務包涵蓋引導居民有序醫療、實施健康管理、到區域大醫院優先轉診、優先就診、優先住院以及健康評估健康咨詢等服務;個性化服務包主要針對空巢、行動不便及癌癥晚期患者,提供上門醫療服務和心理撫慰。簽約時,全科醫生會把聯系電話提供給簽約居民,同時在街道社區向居民公示。簽約之后,居民可通過撥打電話,向全科醫生詢問就醫建議、疾病診斷、健康咨詢等,還可在社區的“健康小屋”完成血壓、測血糖、心電圖、B超等檢測。全科醫生也會幫助居民在醫院預約門診、預約專家會診、聯系轉診;對于轉回社區的簽約對象,將落實跟蹤隨訪和后續診療服務等。
2 外地戶口也可簽約
另外,記者了解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團隊成員,可沒有那么容易,每一位醫師都要進行一年的轉崗培訓才能正式上崗。為了增強全科醫生的服務能力,市北區制定了全科醫生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包括“智慧市北全科醫生團隊信息化建設”、“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及學歷教育等項目,建立全科醫生團隊實訓評估中心,通過實操演練、專病實訓、考核評估全面提升全科醫生團隊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在醫聯體內設立全科醫師基地培養點,采用脫產的方式對社區醫生進行培訓,要求醫生能夠掌握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方面的知識和醫療手段。目前市北區已經正在培訓和通過轉崗培訓上崗的人員共42人。
市北區還制定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團隊服務協議書,明確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對象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有效期為一年,允許居民自由選擇簽約全科醫生,建立全科醫生以服務吸引簽約的良性競爭機制。優化簽約服務流程,從服務流程上,簽約醫生與居民實行預約就診,就診居民按照預約時間就診,保證與就診居民進行一對一充分交流;候診期間,引導居民進行健康狀況評估、采集診療基本信息;診療結束時,視情況與就診居民預約下一次復診時間,或提供轉診服務。從服務內容上,對簽約對象實施首診服務,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綠色轉診服務、專科支持服務。通過全科醫生診室分時段安排居民復診、一次落實門診預約制度,更加鞏固簽約服務關系,逐步促成簽約對象定點就診、分級診療的新格局。
市北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本地戶口的居民,外地戶口的居民也可簽約享受到全科醫生團隊服務。全科醫生與居民簽訂的‘健康契約’還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如果一年期滿后居民對其服務不滿,可以自主選擇更換服務團隊,選擇到滿意的‘家庭醫生’。”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