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閆玉坤要經常對大量超過保存期限的物品進行整理。
2013年1月31日,青島長途汽車站設立了失物招領中心,運行兩年多以來,共計收到各類失物3000余件,雖然已有80%的失物找到了主人,但至今仍有600多件失物苦苦等待主人,且數量越來越多。這600多件失物中,年紀最大的已經超過兩年,一半以上超過了一年的最長保存期限。為照顧超期失物,每年需要多花7萬元。銷毀?上交?捐獻?義賣?如何處理這些超期失物,讓失物招領中心很犯難。
兩年收3000件失物,想方設法找失主
走進位于青島汽車總站的失物招領中心,就如同進入一個滿滿當當的雜貨鋪:食品、衣物、數碼產品、日用品、錢包……甚至還有婚紗、寶馬車鑰匙等。
據介紹,2013年失物招領中心剛成立的時候只有一間屋子,為了規范放置各類遺失物品,特意添置了40多個防潮防火的專用櫥柜。當時大多數的失物都是市內各汽車站送來的,多的時候一天也就三四件。后來,隨著失物招領中心的名氣越來越大,長途車、出租車、公交車上的遺失物品也開始送到這里。如今,失物招領中心最多時每天能收到失物30余件,運行兩年多已經收到各類失物3000多件。
每次有新的失物送來,招領中心的工作人員都要像福爾摩斯一樣不漏過任何一個細節,希望找到線索聯系上失主。“錢包里會有名片、身份證,手機可以查看通訊錄,筆記本電腦可以通過登錄的QQ號加失主為好友……”談起如何從失物里尋找線索,工作人員閆玉坤如數家珍,她甚至曾經從一個數碼相機的照片背景中找到了失主所開的汽車維修店的電話。
600多失物無人領,“最年長”超兩歲
不少物品的保存時間已經超過兩年。
雖然工作人員費盡心思為失物尋找主人,但并非每件失物都能夠回到主人身邊。除了各類過期已經銷毀的食品,現在還有600多件失物無法處理,其中有的已經存放了兩年多,幾乎與實物招領中心“同歲”。“這600多件失物中,有一半以上已經超過了失物招領中心所規定的最長一年的保存期限。”閆玉坤介紹,為了給失物找到主人,失物招領中心挖空了心思想辦法,先后開通了尋物熱線、微博、微信,將各類失物信息上傳到網絡平臺,但“無名氏”的數量仍舊在增長。
為處理超期失物,長途汽車站最初想將其中一些物件捐贈給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或者公開拍賣將獲得的善款捐給慈善機構,但惹來不少爭議。有的市民表示贊同,認為既避免了資源浪費又能讓失物再次發揮作用。但不少市民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提出異議,稱在沒找到失主或沒有失主授權的前提下應該繼續保存。
在沒有合適的解決方式或合適的部門接手前,失物招領中心只能繼續長期保管下去。
照顧超期失物,每年多花7萬元
超出存放期限的失物到底應該如何處理?記者了解到,《物權法》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但是六個月后,應該交給國家哪個部門,又該怎樣處理,目前都沒有明確規定。身份證、銀行卡等可以交給公安機關或銀行,但是一些行李包以及生活用品卻因為數量太多沒有單位或部門愿意接手。
為照顧這些超期失物,失物招領中心派兩名專職人員進行打理。為防止長期存放的物品發潮發霉,又額外購置了30多個防潮防火的櫥柜以及專門放置大件行李的貨架,還專門給這間“貨倉”添置了除濕機、空調等設備。
記者算了一筆賬,兩名專職人員的工資以及各種設備設施的購買,綜合算下來失物招領中心2014年的運營成本就達到了15萬元,其中7萬多元都是因為過期失物無法處理而直接或間接產生的額外成本。隨著超期的失物越來越多,失物招領中心又準備擴容,新的儲物柜也已經列入了購買計劃,新的庫房也在選址當中。
雖然《物權法》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但長途汽車站失物招領中心一直以來都是無償服務,歸還失物時也不收取任何費用。
目前,長途汽車站失物招領中心開通了尋物熱線83718877,有丟失物品的市民或旅客都可以撥打電話查詢,即使查不到也可以將失物的信息備案登記,一旦有符合登記特征的失物,工作人員便會聯系登記人。此外,失物招領中心會通過各車站的LED顯示屏發布失物信息,還會定期在各報紙相應的便民服務欄目中發布;考慮到網絡的覆蓋面較廣,失物招領中心還開通了官方微博“青島失物招領”,定時將所撿到的失物信息發布,并在交運集團的網站www.qdjyjt.com上實時更新尋物啟事。
失物招領中心針對各種無法尋找到失主的物品設定了保管期限,如食品的保管期限為一周,酒類為一個月,而例如鑰匙、銀行卡、衣物等則是長期保存,保管期限為一年。如果失物是一些危險品,如管制刀具、酒精、汽油等,失物招領中心則會直接送交公安機關。
想領失物,有五種渠道
撿到失物該如何處理?
像長途汽車站失物招領中心失物爆滿的情況,島城各個出租車公司也存在。記者從島城多家出租車公司了解到,出租車也是市民最易遺失物品的重災區。據悉,僅青島海博出租車公司,平均每月就能收到10多件出租車司機上交的失物。那些找不到失主的物品常年堆積在出租車公司的庫房。如何處理這些失物,成了各出租車公司的一塊“心病”。
如何處理無主失物?不僅長途汽車站、出租車公司有這種疑問,很多市民在公共場所撿到遺失物品,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有時候撿到別人的證件或者錢包,無法聯系到失主,真不知道該將失物交給誰。”家住市北區錯埠嶺小區的張先生說。
撿到失物該如何處理呢?根據《物權法》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文/本報記者 官文濤 片/本報通訊員 李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