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環保廳近日公布了一季度全省水、氣環境狀況。今年1月,山東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15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的目標。截至3月底,省控河流斷面中,還有15個水質劣于五類,占總數的14.0%,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個。劣五類斷面主要集中在小清河、海河、半島流域的東營、濱州等市。
從水質狀況看,今年第一季度,省控重點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9.4mg/L 和1 .73mg/L,同比分別上升19.3% 和18.3%,省轄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調沿線水質繼續保持了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而省轄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半島流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質波動。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部分斷面水質超標,是導致該流域乃至全省水質出現波動的重要原因,超標斷面有東營市溢洪河明港閘、神仙溝五號樁、挑河刁口橋斷面等。
據通報,一季度全省大氣情況,全省細顆粒物(PM 2.5)平均濃度為90μg/m3,同比改善17.4%;可吸入顆粒物(PM 10)平均濃度為156μg/m 3,同比改善11.4%;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66μg/m 3,同比改善20.5% ;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49μ g/m 3,同比 改善7.5%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44.1天,同比增加了6.2天;重污染天數平均為10.5天,同比減少了9.1天。按照《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第一季度,省級財政向17市發放生態補償資金6406.5萬元,青島市排名第四,獲得生態補償資金454.5萬元。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