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了4000多萬人,卻少收了1個多億的錢。昨日,公交集團公布的這一數據,不少人感到疑惑。記者調查發現,近5年來,我市公交車輛和線路不斷增多,乘坐的市民也逐年增加,但受私家車和各種免費優惠卡的影響,收入卻逐年下降。在公交集團總經理王玲看來,待到地鐵等軌道交通開通后,城市公交將成為公共交通的“配角”。
免費卡數量迅速增多
通過對公交集團近五年的營運數據分析發現,自2010年至2014年底,市區公交客運量增加4000余萬人次,而客運收入不升反降,卻減少1個多億。從公交IC卡統計情況看,增速最快的是老年免費卡和殘疾人免費卡。 2010年老年乘客打卡次數大約在2300多萬次,2014年老年乘客打卡達到6000多萬次。2010年殘疾乘客打卡次數只有800余萬次,2014年殘疾乘客打卡次數達到2000多萬次。打卡量上升的同時,公交集團的現金收入量卻下降了。公交收款中心主任張蓉介紹說,近年來,收款中心的業務量也在減少,但由于青島是一個旅游城市,每年夏秋季節都有大量外地游客涌入,因此下降量并不是很大。目前,公交收款中心每天處理的現金量仍達60多萬元。
“分析客運量增加,收入減少的原因,主要是私家車增加,很多上班族選擇私家車代步,同時,政府優惠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提高了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出行頻率。 ”公交集團營運處負責人說,“即使上班族乘坐公交車,因為打卡優惠程度提高了,由過去的一次0.96元降到了0.8元,我們的收入也會下降。 ”與此同時,符合免費范圍的老年人,每天則大量外出活動。 2010年之前,青島市對70歲以上的老年人、視力殘疾、下肢殘疾的乘客實行免費乘車。2014年5月1日起年實行了65歲以上老年乘客免費乘車,同時對肢體殘疾、精神殘疾、優撫對象等全部實行了免費乘車優惠政策。
采取多種方式增加收入
通過對近年來各項運行數據的分析研究,公交集團有針對性地推出各種措施應對客流變化,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能力。 “由于城區道路交通擁堵嚴重,公交車輛通行不暢,高峰時期公交車的平均時速僅為10公里。這也是市民選擇私家車出行的一個主要原因。 ”公交集團營運處負責人介紹說,私家車增加,造成高峰時段路面擁堵,為了保證高峰時段乘客的出行,公交集團先后開通了大站公交、定時公交、工勤公交、學生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務,例如開通了23、306、318、363、761路等6條大站快車線路,年客運量174余萬人次。針對老年乘客出行困難的實際情況,公交集團注重解決乘客“最后一公里出行”,陸續開通11條微公交線路,覆蓋居民社區等人流密集地域,年客運量400余萬人次。 “這些線路,充分挖掘了市民潛在的乘車需求,同時也增加了不少收入。 ”以市民較為熟知的公交6路線為例,未延長線路前,因為老城區人流的減少,這條線路每天的收入量也在減少。延長線路后,這條線路的客流量就明顯增加了不少。
爭取與地鐵實現無縫銜接
目前,我市公交巴士雖然擔任公共交通主角,但隨著現代有軌電車的建成試運行、地鐵的投入運行,青島市的城市交通體系處于新舊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關鍵時期,進入轉型升級的過渡階段。青島公交過渡階段是指在“十三五”期間從以公交巴士為主發展到軌道交通成熟完善,并在城市公交系統中占據骨干地位的時期。 “在過渡階段,公交巴士仍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但隨著軌道交通的完善,其承擔的公共運量比例會逐漸降低,并在過渡階段完成后,最終可能保持50%左右的比例,從而完成公交骨干地位到配套地位的轉變。 ”王玲表示,“屆時,承擔載客任務的排序將是地鐵,其次是輕軌,再次是地面公交巴士。 ”王玲告訴記者:“通過‘軌道把人送到站,公交把人送到家’使公交巴士與地鐵實現無縫銜接、零距離換乘,以及不同線網間的有效銜接、上下資源的綜合利用,避免軌道交通開通運行單項受益,形成公交巴士與軌道的高效配合。 ”
新聞提醒
特種IC卡請勿外借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普通IC卡之外,其他IC卡上均有本人照片,只能本人使用、不能外借他人。公交車駕駛員和青島公交集團營運稽查員有權對非本人使用的特種IC卡進行沒收。據統計,城陽巴士公司僅2014年一年,就沒收了90多張非本人使用的特種IC卡。沒收后的特種IC卡,將面臨鎖卡處理,待本人持身份證明到琴島通指定網點解鎖后方可使用。
另外,記者從城陽巴士公司了解到,城陽地區的市民打卡乘坐公交車的比例,遠遠低于市內三區的平均水平,如2014年城陽巴士分公司IC卡運量占總運量的41.14%,而整個公交集團IC卡運量比重為60.91%。城陽巴士公司服務部工作人員劉偉告訴記者,市民不辦IC卡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不經常乘坐公交車;第二,擔心IC卡丟失;第三;不知道到哪辦卡或者誤認為辦卡程序麻煩。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公交李滄公司。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