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已有66家駕校推行“先學車后付費”,市民可自主選擇
9月19日,市運管局駕培處處長李平作客“網絡在線問政”,就“先培訓后付費”駕培新模式與網友進行交流。據悉,“先培訓后付費”模式在2017年起逐步在全市推廣,目前全市提供該模式的正規培訓機構有66家,基本實現了全市覆蓋,市民可根據居住或者工作地點就近選擇。同時原來傳統的一次性收費模式依然保留,學員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在兩種模式之間選擇。
一次性收費模式依然保留
李平介紹,本市從2015年就開始了“先培訓后付費”的探索,后期專程赴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進行了學習調研,結合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和本市駕培行業實際,進行了“先培訓后付費”培訓模式試點。市運管局對試點進行了全程監督,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修改完善,2016年初步形成了一套基本符合本市實際的“先培訓后付費”模式,在2017年開始逐步在全市推廣。目前本市提供“先培訓、后付費”模式的正規培訓機構有66家,基本實現了全市覆蓋,市民可根據居住或者工作地點就近選擇,具體可撥打88918750電話咨詢。
李平說,“先培訓后付費”改變了原來一次性預收全部培訓費用的模式,為市民學車提供了一種新選擇。以前,學員報名學車后,學車主動權主要掌握在駕校和教練手中。現在將主動權逐步向學員轉移。可以說,新模式將駕校和教練的服務進一步推向市場,把學車主動權交給學員,這個變化意義重大。不過,原來傳統的一次性收費模式依然保留,學員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在兩種模式之間選擇。
收費項目額度更加清晰
所謂“先培訓后付費”模式,就是學員在報名時與駕校簽訂培訓協議,先行繳納考試費、理論培訓費以及班車、建檔等基本費用,學員上車培訓時,采取學員提前預約、自主選擇教練員、一車一人或者一車多人的方式進行培訓。單次培訓結束后,學員根據實際培訓時間和協議約定的收費標準,繳納當次的培訓費,繳費方式包括現金、信用卡以及支付寶、微信轉賬等,并對當次教練員的培訓情況進行評價。
據悉,相對于傳統的先付費、后培訓模式,計時收費培訓模式的好處在于:一是收費項目和消費額度更加清晰明了,如果學員終止培訓,雙方對于退費問題基本不會發生爭執;二是培訓可以提前預約,學員和駕校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培訓時間;三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和利用培訓資源,避免浪費時間和人力物力;四是學員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遇到不滿意的教練員,可以另行選擇或者要求駕校予以更換,在有效維護學員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促進了教練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摩托車培訓尚未實行新模式
關于駕校收費標準,李平表示,根據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駕駛培訓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因此本市的駕駛培訓收費標準已全面放開,由各駕校自行制定培訓費價格。
李平說,目前“先培訓后付費”模式主要應用于小型汽車培訓,摩托車培訓尚未實行新模式,今后將逐步完善,根據需求在其他車型的培訓中逐步推廣應用。目前,城陽、西海岸新區、即墨、膠州等區市均有駕校開展摩托車培訓業務。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建議市民向上述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咨詢。
[來源:半島客戶端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