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能源汽車加速布局 青島汽車產業駛上"質"變之路
智能工廠成為國家級示范項目 新能源汽車加速布局
青島汽車產業駛上“質”變之路
2017年是青島汽車產業發展歷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
量的累積實現突破——汽車產業產值首次突破了千億大關。“質”的變化更引人關注:這一年,“青島造”的名錄上首次擁有了SUV,轎車品牌和車型得到豐富,青島汽車產業長久以來乘用車短板被補強;這一年,一汽解放青島公司的商用車智能工廠項目,成為了國家級的示范項目,青島汽車產業智能制造水平全國領先;這一年,最能代表汽車產業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在青島加速布局,產業鏈飛速完善……
這些變化,翻開了青島汽車產業發展的全新一頁。瞄準價值鏈高端,鎖定高質量發展,整個產業駛入了新的“賽道”。
“青島造”名錄不斷改寫
2017年8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下線了首輛“青島造”SUV乘用車,并全面投產,實現了微型車向乘用車的轉型升級。2017年,青島分公司生產SUV乘用車5.3萬輛,2018年預計生產26萬輛。
無獨有偶,同樣是2017年8月,位于即墨汽車產業新城的一汽-大眾華東基地下線了一汽-大眾首輛“青島造”轎車,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也由建設階段全面轉入試生產階段。
對青島汽車產業來說,這是2017年極具意義的兩件事,預示著青島汽車產業將產生的變化。長期以來,“青島造”汽車以微型客貨車、卡車、特種車輛為主,乘用車一直是青島汽車產業的一塊短板。而在這兩家企業的帶動下,青島的乘用車制造將迎來加速發展。
作為青島引進的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高端汽車制造項目,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預計在今年3月全面投產,屆時將為青島增加年產30萬輛的中高端乘用車整車制造能力。
補齊短板的同時,2017年青島汽車產業在傳統優勢領域也獲得了一些全新的發展活力。
位于即墨汽車產業新城的一汽解放商用車基地,2017年卡車產量突破14萬輛,同比增長72%,產值預計將達到280億元,進一步穩固了其在中重卡車高端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不僅如此,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的落戶及正式投產給青島商用車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首輛“青島造”一汽解放電動卡車已于2017年12月初下線,預計一期年產能將達4萬輛。
智能制造水平全國領先
在2017年工信部公布的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中,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的商用車智能工廠項目位列其中。而在一汽集團內部,這里已經成為集團智能制造研究的樣板工廠。
在智能工廠內,車身焊裝主焊線全部采用ABB機器人進行作業,自動化率達100%;駕駛室涂裝線采用自動化控制裝備,涂層質量達到國際水平;烘干環節采用智能烘干技術和能源智能化管理系統,可實時調節溫度和風力;整車裝配線采用模塊化裝配,由智能系統進行裝配控制……同時,實施全流程在線檢測,對制造全過程的關鍵質量數據100%采集。
這是目前青島整車智能制造水平的代表。據了解,智能制造系統提升了一汽解放整車產品的質量,使產品的一次交檢合格率由原來的81.5%提升至93%。而且,汽車的柔性生產成為可能。輕、中、重三個平臺、44種產品能夠規模化混線生產,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多平臺產品重復建線問題。
去年以來,隨著若干整車企業改造和新建項目的完成,青島在整車的智能制造能力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焊裝車間擁有859臺機器人,是一汽-大眾當前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涂裝車間擁有機器人135臺,自動化率達到90%,居華東地區第一;沖壓和總裝車間則首次大量采用無人駕駛小車技術。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去年升級了沖壓3條自動化生產線,建成了車身線全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率達到99%,同時升級總裝乘用化質量工藝控制系統,目前已達到國內領先乘用車水平。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快速壯大
2017年,青島新能源汽車制造實力進一步增強。隨著原有企業產能的擴大和新企業的加入,青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現出很大的發展潛力。
北汽新能源汽車作為青島最主要的新能源乘用車制造企業,去年產能由過去的5萬輛提高到10萬輛,年產值預計超過60億元。新一期項目竣工后,產能還將進一步擴大。
同時,越來越多的新企業也在2017年加入到青島新能源汽車的版圖之中。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改造已經啟動,預計今年正式投產。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項目落戶即墨并正式投產,成為青島繼比亞迪純電動客車、上汽清潔能源客車之后的又一大型新能源商用車項目。
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日益升溫以及青島本土新能源整車企業的帶動下,以動力電池企業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在青島迅速升級壯大。
青島國軒電池是青島首家投產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也是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的動力電池供應商,2017年生產動力電池1GWH,約可裝備1.2萬輛北汽新能源汽車。今年初完成生產線改造后,國軒電池的能量密度將大大提升。國內另一動力電池主要生產企業力神電池在青島的一期項目也于2017年正式開工建設。另外,具有動力電池領先技術的中慈動力電池項目也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正式進入生產階段。
2017年,青島相關機構和企業還與國內外院校及企業達成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合作。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與日本JFE株式會社等4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在碳纖維電動物流車、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等核心技術方面開展合作。落戶萊西的中北潤良新能源汽車項目與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聯合建設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基地,計劃建成智能汽車研發、設計、實驗、生產四大工藝生產基地。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孫欣)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