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憑證式國債正式更名為儲蓄國債 建議購買5年期國債
節前到手的年終獎、節日期間收到的紅包、壓歲錢,都要找個理財的好去處。對于許多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幾乎“零風險”且比普通銀行同期定存收益要高的儲蓄國債就成了首選。日前,財政部公布了2017年儲蓄國債、關鍵期限及超長期國債以及第一季度國債發行計劃,年內首只儲蓄國債將于3月10日發行。
據介紹,今年將發行18只儲蓄國債,其中包括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儲蓄國債兩個品種,期限包括3年和5年,從3月至11月的9個月時間內,每月都將各發行1只3年期和5年期儲蓄國債。目前2017年國債3年期利率為3.9%,5年期利率為4.32%,與同期的銀行定存相比,具有一定的利率優勢,國有銀行的3年期及5年期定存的利率普遍低于3%,中小銀行普遍低于3.5%。
根據財政部安排,2017年起憑證式國債正式更名為儲蓄國債,2017年首期儲蓄國債發行首日,即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儲蓄國債收款憑證”,不再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此前,投資者認購2017年以前發行的憑證式國債所取得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仍有效,無需更換。
據介紹,儲蓄國債為記名國債,記名方式采用實名制,可以掛失,但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轉讓。投資者購買儲蓄國債后,可到原購買國債的銀行辦理提前兌取、質押貸款,但投資者辦理提前兌取,按當期國債實際持有時間和相應的利率檔次計息,同時需按提前兌取本金的1‰向承銷團成員支付手續費。
目前,2017年首期儲蓄國債尚未發行,涉及老憑證式國債掛失補發 (一般掛失正常受理)、客戶信息變理等業務,可向所購國債銀行機構咨詢。 “對于考慮購買3年期還是5年期的投資者而言,盡量購買5年期國債。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 景虹)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