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江曉路教授研發20年的褐藻膠酶化法制備技術通過青島連城創新技術開發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成果轉化,填補了國內該項目的空白。青島海洋成果轉化基金投資后,帶動其他公司投資950萬元,共同成立了青島海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將高校長期閑置的技術產業化,走出一條多方聯動推動高校轉化的道路,為未來高校技術轉移指明了方向。
如今,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成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每年有幾萬項比較重大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和專利,但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以前往往重視科技成果買賣的交易,忽略了作價入股的方式。對企業來說,有好的技術,而無資金轉化,即使能轉化,也會因資金少而延緩轉化速度。通過作價入股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金融工具為不同轉化階段提供資金,避免了轉化過程后勁不足的問題。
提高效率實現節能減排
此次實現成果轉化的褐藻膠酶化法制備技術是一種酶化法生產褐藻膠的新方法,主要應用于海藻工業、精細化工、藥物原料、保健食品、現代農業等行業。中試實驗結果表明,酶法生產低粘度褐藻膠可實現節能、節水、提高產量;褐藻膠酶解法得到分子量5000的低聚糖,得率達95%以上,相同條件下傳統酸法水解得率僅為28%,由此可見該技術大大提高了褐藻膠的酶法及寡糖的制備效率,同時還可大幅度提高產品回收率,實現節能減排。
經專家鑒定,該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利用微生物酶解技術,充分地開發利用海藻資源,為海藻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提供足夠的原材料,是對于海洋生物技術深入開發利用的工藝、技術多領域的創新。褐藻膠酶化法制備技術的突破為大型海藻的高值綜合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對以大宗可養殖海洋生物資源為基礎原料的新興海洋科技產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海藻膠拉動養殖業發展
如今,褐藻膠被廣泛應用于印染、紡織、造紙、食品、醫療、化工等行業。該項目前期將對專利產品進行優化改善,建立生產線后進行小批量生產。據悉,產品面世初期將立足現有市場進行產品的試營銷,中期計劃開拓外地新市場,后期努力覆蓋國內外海岸線所在地區市場,同時籌備和開展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的高值化利用產品的技術研發。未來,該項目團隊計劃建設信息網絡數據庫,并進軍海藻深加工市場,實現海藻的高值化開發利用。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海藻生產規模最大的國家。近年來,我國以海藻為原料的海藻食品、海藻膠食品添加劑和助劑、海藻保健品和農業投入品(海藻飼料、海藻肥)、化妝品以及生物能源等產業發展迅速。作為海藻深加工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我國海藻膠產業每年消耗20多萬噸褐藻,是拉動海藻養殖業發展的巨大牽引力。
為成果轉化找尋突破口
多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已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特別是高校、企業中的科技成果轉化,更是難以得到資金的支持。為了破解這一難題,青島海洋成果轉化基金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將企業的專利技術在青島技術交易市場掛牌,通過摘牌的方式,為沉寂多年的科技成果轉化找到了轉化資金。
據介紹,青島市技術交易市場雖然本身具有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交易功能,但一直沒有開展這方面的業務,成果持有人和技術轉移機構也不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和程序。如何將這種交易模式和流程建立起來,完善青島市技術交易市場的交易方式,為青島市技術交易市場未來從單純的技術交易上升到帶有資本功能的交易市場奠定了基礎。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