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的密切洽談,第三屆青島國際技術轉移大會暨2016美國創新企業技術洽談會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9月29日下午5點,32個項目簽約,其中包括9個人才引進協議。一批涉及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海洋高端設備、能源環保、數字醫療等高新技術領域的國內外尖端科技成果,將在我市落地開花。
技術轉移“自由戀愛”,洽談至凌晨四點
今年舉辦的第三屆青島國際技術轉移大會暨2016美國創新企業技術洽談會,邀請了烏克蘭、俄羅斯、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或國際組織的院士、專家及國際技術轉移機構參加會議,有210多個項目進行了對接洽談,遠高于前兩屆項目數量。
而且,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項目洽談現場企業參與度更高,站著的人比坐著的還多,不少企業向主辦方抱怨“場地小了”。現場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搶”專家的現象。據市科技局科技合作處的工作人員周圓介紹,由于今年未設論壇,把時間充分讓給項目對接和案例分析,外國專家和企業成為會場的當然“主角”;而且由于今年未像往常一樣安排部分已前期達成意向的項目進行現場簽約,因此整個轉移大會更像是一場“自由戀愛”,企業和專家們紛紛密切接觸,有的外國專家剛演講完,就被企業“搶走”去實地考察了。
青島阿斯頓工程技術轉移有限公司作為英國科技項目來青的對接單位,在此次會議上推出了農業用地土壤污染解決方案等2個農業項目,以及免開挖柔性管道施工方案等兩個新材料領域的項目。“項目發布結束之后,現場立刻有20多家具備合作意向的企業包圍了我們,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阿斯頓的總經理趙中元說,“科技作為新一輪經濟增長點的風口,已經受到空前的關注,而技術轉移恰是打開風口的那把金鑰匙。”
趙中元還向記者透露,雖然他們負責的是英國專場,但也一直對美國先進技術保持關注。會議期間,他們對美國Intergricote公司持有的“無氟和無全氟溶劑非密封層材料等表面的封化技術”發生了興趣,認為這種新涂料技術可以應用于光伏發電太陽能板的防水、防塵,立即與美方進行洽談,結果雙方一直商談至凌晨四點,達成合作意向。
新型鋰電池可用于潛艇,3D打印骨骼具有親體性
作為主辦方之一,哈工大青島科技園是此次技術轉移大會主要的項目提供單位,負責連通外國專家和本土企業項目洽談。哈工大青島科技園投資建設有限公司CTO馬家辰博士向記者介紹了部分簽約項目,看起來十分“高大上”,卻特別“接地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例如哈工大青島科技園與俄羅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學及中俄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在新型功能材料方面的合作,將為青島引進兩種新材料。一種是新型鋰電池正極材料,已經可以達到最高能量密度350瓦時/千克,而且安全性高,屬于多孔態鋰聚合物電池,不易爆炸,將替代傳統的鉛酸電池,成為常規潛艇電池,使用時間也將從24小時延長至100小時。
另一種是新型3D打印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鈦合金材料,可以打印人體骨骼,具有完全的親體性,“人體的肌肉組織可以附著在上面生長,植入人體后不會發生排異反應。”馬家辰告訴記者,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俄羅斯多家醫院使用,而引進國內尚屬首次。
激光針灸虹膜治療心律不齊,整體引進團隊進行高端船舶設計
其實,這次技術轉移大會上有不少項目都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據馬家辰介紹,他們與烏克蘭科學技術學會合作的“眼部激光針灸”可謂中西合璧的典范。技術專家瓦西里·莫里伯尼是烏克蘭科學技術學會所長,曾獲
得格盧什科夫學術獎章。他的團隊受中國針灸經驗的啟發,發現人類的眼睛虹膜類似于人體皮膚上的生物活性點,虹膜的不同部位對應身體不同部位的反射區,用特定激光束定點照射虹膜,將起到治療作用。目前,該技術已經進入臨床治療心律不齊、呼吸系統疾病。
而除了引進項目,一批人才團隊也成為此次技術轉移大會的重點引進內容。哈工大青島科技園與烏克蘭技術科學院院士列昂尼德·杜波羅夫簽約,將引進該院士領銜的10人團隊來青,在青島西海岸建設高端船舶設計平臺、水下機器人試驗平臺以及船舶設計制造高端人才培訓平臺。“山東目前有90多家中小船企,只能按照別人的圖紙來制造船舶,沒有自己的設計能力,連改動一個小螺絲釘都做不到,我們的培訓平臺就是要為這些企業進行人才培訓。”馬家辰說。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