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發布十大精選社區服務品牌 2025年青島鄰居節系列活動啟動

原標題:千余場暖心活動,讓鄰里間“更熱乎”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融洽的鄰里關系、和諧的社區生活,是城市宜居幸福的基石。7月3日下午,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委社會工作部、嶗山區委聯合主辦的2025年青島鄰居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嶗山區世紀廣場舉行。現場公布了十大精選社區服務品牌,并宣讀《“共建和諧鄰里 共享美好生活”青島鄰居節倡議書》。

啟動儀式后,青島市各區市街道社區將通過開展百家宴、民生服務大集、社區議事、文化演出等千余場次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鄰里活動,聚力打造一場具有濃厚煙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鄰里盛宴,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共建以德為鄰、與鄰為善、互信互助的鄰里關系。

“鄰里故事會”共敘鄰里情誼

“我是地地道道的張村河居民,現在終于如愿住上了新房。最高興的是,這次回遷,父母的房子就在俺家樓下,以前的老鄰居變成了對門,剛搬回來的那一陣子,大家相互串門喝茶,天天跟過節一樣……”啟動儀式上,張村河片區首個回遷社區——中韓街道蜀山路社區居民辛兆輝講述了社區回遷后的變化與幸福。

民以居為本,搬新樓、住新房是回遷居民最大的心愿。對剛回遷半年多的蜀山路社區而言,從“樓下”到“樓上”,從村民到居民的一系列轉變,也意味著社區治理工作面臨著新課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下更深的功夫。為適應這些變化,蜀山路社區通過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和管理方法,讓鄰里間的“熱乎氣”保持了下來,讓“上樓”后的新生活更加和諧、便利、充滿歸屬感。“回遷后最大感受就是我們的社區管理工作更規范了。社區239戶居民都搬到了新小區,大家齊心協力讓社區變得更美、更好、更和諧。”蜀山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劉明陽表示,今年的鄰居節,社區將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大家文化生活的同時,與居民們一起共繪社區治理的“同心圓”。

公益是推動社區發展、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力量。在活動現場,青島市首屆社區公益季代表、湛山社區的衣克分享了社區打造“15分鐘公益圈”,把公益做到實處、暖到人心的故事;同沐陽光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負責人楊萍,分享了其幫助殘疾人就業,培訓殘障兒童生活技能、勞動技能、學習技能、社交技能的公益經歷。

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是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見賢思齊、奮發進取的標桿。啟動儀式上,全國文明家庭代表紀燕表示要繼續做一粒種子,帶動更多家庭愛國愛家、向上向善;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馬懷龍講述了手握46把鑰匙,組建300多人的志愿服務隊,實現“警民一家親”的生動故事;全國勞動模范于義睦則將公交車作為一個小社區,甚至是臨時的小家庭,讓“好人共生”成為一座城的溫暖力量……

發布十大精選社區服務品牌

社區服務品牌是社區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向精細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的重要標識。啟動儀式上,青島鄰居節十大精選社區服務品牌正式發布,包括文化惠民、紅色黨建、鄰里議事、志愿服務等方面。

這些品牌精準定位居民需求、聯動多方力量,有力促進基層社區形成以德為鄰、與鄰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鄰里關系。比如,市北區海倫路社區的“睦鄰同心,海倫一家”服務品牌。作為全國鄰居節首創地,海倫路社區聚焦黨建聚鄰、網格睦鄰、服務惠鄰、文化樂鄰的“四鄰”模式,通過打造鄰里能人服務陣地、結成“鄰里黨建聯盟”、設置“睦鄰善治角”、成立“鄰里暖心小分隊”、推出“睦鄰講堂”等舉措,不斷擴大“鄰里朋友圈”,有效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構建“親鄰善治”品質社區,讓基層治理越來越順暢。又比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康城社區的“黨在心中、家在康城”服務品牌,分設調解睦家、文體惠家、平安護家、銀齡筑家、巾幗暖家、青春樂家、服務到家七項子品牌,使黨建工作切實與百姓關心的社區惠民服務相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啟動儀式周邊還專門設置了“溫暖在身邊”鄰里美好生活風采展,展示青島鄰居節20多年來的精彩瞬間和居民們的幸福生活。社區服務大集、非遺文化體驗等項目同樣吸引居民駐足參與。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陸云琦]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7/04 07:12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陸云琦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