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實施棚戶區改造4.8萬戶,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30%,“十三五”期間新建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90公里以上……記者從11月29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11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青島將突出城市發展方式轉變、特色風貌塑造、環境質量提升、管理服務創新、體制機制改革,依法規劃建設管理城市,努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新聞發布會上,市城鄉建設委房地產開發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青島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16萬戶,其中,2017年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4.8萬戶。目前,已有兩批共計81個項目在省住建廳網站上公開發布,涉及居民近4萬戶,剩余項目正在審核中。截至目前,本年度6萬戶改造計劃中,已經完成拆遷5.93萬戶,完成計劃的98%,剩余的幾百戶正在抓緊推進,開工建設棚戶區安置房7.6萬套,超額完成了任務。
在完善城市公共服務方面,《意見》就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增加路網密度,加強停車場建設管理,優化燃氣體系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18年,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城市軌道交通建成線網超過170公里。到2020年,全市將新建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90公里以上,總長度140公里;人均道路面積12平方米,快速路網建成率100%;市南、市北、李滄、嶗山等區泊位數與機動車數比例為1.2∶1,達到國際公認的合理比例;全市年總供氣能力達77億立方米,市區管道燃氣氣化率達到90%;每個街道辦事處規劃設置一處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的綜合文化站,每個社區建有符合標準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戶外文體活動廣場。
在營造城市宜居環境方面,《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2017年實施改造4.8萬戶),25%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標準,城市建成區徹底消除黑臭水體,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保持15平方米以上,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對新建違法建筑零容忍,全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能力達到1萬噸/日。
在推進節能城市建設方面,《意見》提出,把堅固耐用放在首要位置,以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為重點,提高建設標準,建造百年建筑。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30%。大規模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新建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高到75%。大力實施清潔能源供熱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加強城市供水節水管理,開源節流,到2020年,海水淡化規模達到50萬立方米以上,節水器具普及率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50%,新建居民小區再生水回用率達2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
《意見》還就強化城市規劃、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記者 崔武)
附:已公布的2017年改造項目清單
2017年第一批棚戶區改造項目清單(省住建廳網站7月15日發布)
2017年第二批棚戶區改造項目清單(省住建廳網站8月12日發布)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