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輪強冷空氣影響,我市今明兩天將迎來大風降溫天氣,局部有小雨雪。為此,市氣象臺20日16時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預計21日下午到夜間,我市北風風力逐漸增大,陸地可達5~6級陣風8級,海上7~8級陣風10級,22日大風持續,23日白天風力逐漸減弱。 22~24日氣溫明顯下降,過程降溫幅度8℃左右,最低氣溫市區及沿海-2~0℃,內陸地區-6~-4℃。另外,21日下午到夜間我市大部地區將先后出現小雨雪天氣。
據介紹,寒潮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的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在氣象學上,寒潮有嚴格的定義和標準,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寒潮標準是不一樣的。我國規定,凡一次冷空氣侵入后,使某地的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2℃,并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氣稱為寒潮。
寒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位于高緯度的北極地區和西伯利亞、蒙古高原一帶地方,一年到頭受太陽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陽光的熱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陽光線南移,北半球太陽光照射的角度越來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陽光熱量也越來越少,地表面的溫度變得很低。由于氣溫很低,大氣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氣不斷收縮下沉,使氣壓增高,這樣就形成一個勢力強大、深厚寬廣的冷高壓氣團。當這個冷性高壓勢力增強到一定程度,量變引起質變時,就會像決了堤的海潮一樣向我國襲來,這就是寒潮。每一次寒潮爆發后,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就要減少一部分,氣壓也隨之降低。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冷空氣又重新聚集堆積起來,孕育著一次新的寒潮的爆發。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梁超)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