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地區最悠久民俗山會 青云宮廟會25日開幕

2016-10-24 09:48:49
來源:城市信報
責任編輯:光影
青云宮廟會明天開幕啦!

10月23日,記者從紅島街道辦獲悉,距今900余載歷史 、原膠東地區最大的民間民俗廟會——青云宮廟會將于10月25日(周二,農歷九月廿五)正式開始,歷時5天,到10月29日(周六,農歷九月廿九)結束 。在此期間,廣大市民可到紅島街道高家社區青云宮體驗最原始、最淳樸的民俗文化活動。

隆重的傳統民俗活動

每年農歷九月廿五日至廿九日為傳統山會,是青島地區最悠久、最諄樸、最原生態的民俗山會,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會(又稱“龍母會”、“廟會”),起源于民間紀念沒尾巴老李的生日(農歷九月廿七日)和龍母祭日(農歷九月廿九日),歷史悠久,充滿著鄉土情 、民俗味,獨具海島人文特色。相傳山會期間,李龍就會騰云駕霧,攜風帶雨回來祭母,整個青云宮祥云繚繞,香火鼎盛。遇節逢會,四面八方的人們會絡繹不絕來趕山會,上香祈福保平安。山會期間聚集了各種做買賣的、唱大戲的、玩雜耍的,人們許愿還愿,抽簽卜卦、拴孩子、香人啟會謝會、鳴放鞭炮等熱鬧非凡。山會始于1842年(清朝道光二十二年),經百年積累,漸成膠東半島地區最大的民俗山會。“紅島志”記載山會盛況“城鎮村落,貴者以轎蹄,下者以履,攜妻子與老幼而至者,不可勝既……為集數日。……而后,顧瞻戀戀,猶忘歸也。”

紅島有民謠:“千佛山上有千佛,尼姑居住蓮花庵,虎守山上臥神虎,冒島頂上井一眼,棒錘石,神牛山,青云宮中聚神仙”。后歷經數代傳承,青云宮廟會已成為青島周邊最隆重的傳統的民俗活動之一。

1936年,青島市為了推動旅游深入發展,曾利用展覽會和畫報,發起了青島市區和郊區名勝景點的評選活動,全市上下以及游客集思廣益,最終評選出陰(紅)島八景、青島十景以及嶗山十二景,并一舉收入《青島概覽》。其中,“青云晨鐘、虎首古洞、東山朝曦、千佛觀雪、萬丈遠眺、西嶺歸帆、草場銀海、鷹嘴聽潮”,是為“陰島八景”。雖然,紅島八景大部分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如“草場銀海”的草場早已變成鹽田。但是青云宮卻保存至今 ,依然香火興盛,它承載著世世代代紅島子民對于平安祥和的美好生活的寄托和祝愿。

現在來青云宮,還能有幸聽到“青云晨鐘”,民俗文化因其平民化、草根性的特點,更能迎合公眾的心理取向,往往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和延續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青云宮廟會由最初單純民間祭祀逐步發展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傳統民俗節會。期間,除當地居民和紅島在外務工、居住群眾全部參與外,城陽、即墨、膠南、膠州、平度、萊西等原膠東地區善男信女們扶老攜幼,絡繹不絕地從四面八方云集青云宮,向龍母祈求一年的平安和風調雨順。因信仰崇拜的一脈傳承,每年都有黑龍江的群眾不遠萬里到青云宮虔誠祈拜。隨著青云宮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除了平時游客不斷外,青云宮廟會越來越多地吸引了大量外來游客熱情參與。每年僅5天廟會期間,青云宮就可接待游客十萬人次以上。

青云宮廟會明天開幕啦!

節會活動豐富多彩

近年來,紅島街道依托深厚的“原始、自然、人文”的漁家特色歷史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動,構筑起以青云宮、韓家民俗村兩大景區為核心的北部民俗旅游組團,形成集民俗體驗、旅游度假、園林觀光、漁家文化展示、宗教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文化產業。今年廟會期間,將舉辦祈福瑞、觀民俗、聽大戲、品小吃等活動。期間,周邊擺地攤的、賣土特產的、捏泥人的、賣藝的,演大戲的、耍雜技的,各行各業,各顯其能,無比熱鬧,按照傳統民俗舉辦的起會、謝會儀式充斥著鄉土情、民俗味。景區票價10元/人。

廟會期間,韓家民俗村將對游客實行10元/人的優惠票價。期間還將舉行漁家祭祀龍母的傳統儀式,上演搖櫓劃船、結網捕魚等民俗活動。前來觀賞民俗的游客還可以登上漁船,跟隨漁民撒網打魚撈蛤蜊,親自體驗漁家生活。據介紹,為了傳承這些逐漸湮滅的漁鹽民俗,韓家民俗村內還專門開辦了學塾,請來當地的民俗專家,教村里的孩童們學習漁家歌謠、織網、結繩等老一輩們的特色手藝。同時,紅島休閑漁村、方特夢幻王國、黃瀾海韻苑等景區將開展豐富的活動,旅游可來體驗不同的旅游樂趣。另,金秋時節正值紅島海鮮最肥、味道最美、數量最多之際,除了螃蟹、八帶、蝦虎、海螺等常見的海鮮外,游客還有機會品嘗到納米蛤蜊、末貨、紅參、海膽等眾多平常鮮見的特色時令海鮮。

青云宮廟會明天開幕啦!

◎延伸閱讀青云宮的歷史演變

青云宮位于紅島街道高家社區,占地120畝,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900余載歷史。

青云宮,歷史悠久,民俗底蘊濃厚,發源于“天地神”、以“仁善孝”為民間文化傳承的青云宮廟會,2005年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原名“龍王廟”,始于宋代。其原初系當地漁民向龍王、龍母祈求風調雨順、出海平安和家人幸福安康的場所。相傳,當時有一南洋商船,曾遇到颶風之險,為祈求平安,許愿建廟。一日船行至定盤口停泊(紅島街道高家前海邊),船主登陸尋址,發現“青云宮山”,空氣清新,風光靈秀,遠山近水,乃神圣之地,故建廟于此山,并在廟中修建“娘娘殿”,塑“娘娘”神像一尊,年年到此供奉。因紅島當地居民以漁業為生,滿懷對大海敬畏感恩之心,以海龍王為崇拜圖騰,于宋代集資修建“龍王廟”,漁民出海前必祈平安。

青云宮屬道教場所,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大門外左側,有元代碑志(因歷史久遠,碑文已模糊不清,以下為前人抄錄而得)上鐫:宋代青云宮道長東華少君、鐘離權、呂嚴、王嘉四人名字樣。明朝嘉靖道人李緣明在此山隱居,自元朝(公元1271年)至今代1961年分別延續40余代,共住過48位主持道人。公元1933年時任中華民國青島市市長沈鴻烈來視察紅島時,觀此山風光之美,因山無雅名,故依嶗山有“九宮八洞七十二庵”之稱,即題寫“青云宮”三字大橫匾一幅,懸掛于院門口門樓之上,自此而成名“青云宮”。

清朝、民國、近代等不同時期,曾多次對“青云宮”整修擴建。為加大歷史文物的保護,2012年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投資400余萬元,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龍王殿、龍母墳、蓮花池等場所加固修繕,鋪設景區環行道、停車場等設施。目前主體面積1015平方米,總面積為77920平方米。建有正、東、西三大殿,供奉海神娘娘、龍王、龍母、三霄女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三官爺、莊稼姥姥、巡海大師等眾多神像。宮內,青磚碧瓦、描金繪彩,肅穆莊嚴;宮外,依山眺海,蔥嶺密林,景物迷人。可謂之:處處其異,應殿瞬觀,妙術其情,均為述神之奇。“青云宮”日益成為社會各界人士觀光旅游、求神拜佛、行香許愿、祈福保平安之文化圣地。

文/城市信報記者 魏軍 圖/資料圖片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