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的世界,像沒有字幕的默片電影,命運的手按下靜音鍵,他們的生活從此鴉雀無聲。手語志愿者,則將自己投入到無聲的世界中去,用一個個手勢的轉變與連接,在他們與聾啞人的心靈之間建立起一座愛的橋梁。為了能用手語把更多的精彩帶入無聲世界,在島城涌現出像王建民手語工作室、賈曉慧“心之言”手語這樣的志愿者服務隊。
出場人物:賈曉慧
為幫聾啞人組建服務隊
從上高中開始,賈曉慧就經常參加志愿者活動。在2006年的一次志愿者活動中賈曉慧萌生了學習手語的想法。她學手語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聾啞人。賈曉慧開始到青島大學附近的手語角學習手語。在賈曉慧看來,聾啞人雖聽不見,但同樣渴望學習,渴望有豐富的文化生活,渴望社會交往。2010年,賈曉慧取得“心之言”高級手語服務資質。 2008年,在擔任奧帆賽社會志愿者、殘奧帆賽手語志愿者期間,賈曉慧為來自全國各地的400余位聾啞人朋友提供了細致周到的手語服務,獲得了朋友們一致的好評。
隨著與聾啞人接觸時間的增加,賈曉慧萌生了成立專業的聾啞人志愿者服務團隊的想法,2008年年底,賈曉慧和朋友們共同組建了青島 “心之言”手語志愿者服務隊,為島城的聾啞人提供志愿服務。如今,賈曉慧已經在島城做了8年的手語志愿者,去年5月份她創辦的曉慧馨雨助殘服務中心啟動了“聆聽吾聲——陽光助殘服務項目”。 “我們就是要搭建一個讓聾啞人和正常人溝通交流的平臺,打破大家對聾啞人的固有思維,不求優待厚待,只希望能夠平等對待。 ”賈曉慧還組建了兩個“聆聽吾聲”的微信群,“平時有什么事兒都在群里聯絡。 ”據了解,目前兩個群加起來已經有將近160人。賈曉慧說,志愿者活動給聾啞人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也讓更多志愿者了解聾啞人世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樂意參與其中。
他們的愛無聲息
近日,記者來到“新市民之家”,這里是市南區聾協和市南區八大關街道辦事處為聽障人士舉辦聚會活動的地方,每周二上午9點至11點,聾啞人都可以來“新市民之家”聚會。在手語的幫助下前來聚會的聾啞人可以無障礙地交流。61歲的張秋菊是志愿者之一,她平時特別喜歡做一些剪報,拿到課堂上跟大家講最近發生的新聞,大家都很喜歡她。“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聾啞人可以走出家門,到這里來結交朋友。 ”賈曉慧表示,他們的 “聆聽吾聲——陽光助殘服務項目”既是為殘疾人服務的公益活動,也是給手語培訓提供機會。 “快樂手語時間”——手語培訓活動中,聘請聽障人士教授手語,通過游戲或小節目的方式傳播手語技能,讓社會大眾在快樂中學習手語,通過層層深入學習,培養選拔一批手語翻譯人員,日后為更多的聾啞人提供服務。
手語志愿者作用大
“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缺乏專業志愿者。 ”據了解,青島市的聾啞人士有8萬多人,除了聾校的老師,在全市范圍內具備專業手語翻譯能力的志愿者不過10人左右,而他們幾乎都不收取任何酬勞。“來學習手語翻譯的志愿者很多,但是能堅持下來的很少。主要是他們不從事相關行業,時間久了就慢慢地沒興趣了。 ”賈曉慧惋惜地說,目前,主動來學習手語翻譯的人主要來自大專院校、窗口單位、醫院門診、公檢法機構等,尤其大專院校,大都設有手語社(愛心社)這樣的學生團體。每年新學期開學后,不少大學生加入到手語的培訓中,可往往堅持下來的人越來越少,“如果起初參加培訓的人能達到100人,那么最終堅持下來學習的不過10人左右。 ”賈曉慧說。
“缺乏專業的手語翻譯,給聾啞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比如去銀行辦事,沒有給聾啞人專門設置的窗口。 ”賈曉慧說,學習簡單的手語,或者在一些窗口行業配備一定數量的手語志愿者,對聾啞人而言,就能更方便、更自信地參與到正常人的生活中,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
出場人物:王建民
外國人來青找他學手語
在島城,還有另一支頗有名氣的手語志愿者服務隊,那就是王建民的手語工作室。近日,記者來到青島5中,看到這里有2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學習手語,給他們培訓的正是王建民手語工作室的志愿者。“在美國,我們會不定期地做社區服務,其中就碰見過聾啞老人,但是當時不會手語,所以覺得很遺憾,這次來青島,正好有機會學習手語,所以我就來了,我認為志愿服務是不分國界的。 ”來自美國的志愿者克拉克告訴記者,此次參加手語培訓的大學生大部分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國際經濟商學學生聯合會,該組織一直致力于為青年人提供國際平臺,以提升青年領導力。 “希望通過本次助聾活動,將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動拓寬到不同人群中去,讓更多的中國大學生能夠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同時,我們也希望給國外志愿者們提供一個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聾啞人真實生活狀況的機會。 ”該組織的中國志愿者告訴記者。
讓更多人跟聾啞人交流
記者了解到,2007年,王建民在金門路街道和仙游路社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青島手語角,經過9年的發展,青島手語角已經成為如今的王建民手語工作室,也成為青島市響當當的公益活動團隊,不僅為想學手語的人提供免費培訓,還為聾人朋友提供手語咨詢、生活、法律咨詢、導醫服務等方面的服務。
隨著近年來對青島公益組織的大力支持和宣傳,王建民手語工作室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擴大。 “全世界現在有6000至7000萬聾啞人,超過世界總人口1%,他們中有許多人存在溝通障礙問題,可又有多少人能用手語跟他們交流?即使一句普通的問候,又有多少人能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向聾人朋友問候一句‘你好嗎’。 ”王建民說,因此他把手語工作室的宗旨定為:加強聽力障礙人群與志愿者的溝通、交流,更好地發揮志愿者為聽力障礙人群服務的效果,提升聽力障礙人群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聾啞人求醫可預約求助
去年,王建民手語工作室在山東省第一個開展手語進醫院的活動,解決了聾啞朋友就醫難的問題,做到了聾啞人進醫院可以隨時有手語服務的活動,“我們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微信群,邀請聾人朋友和手語志愿者加入,聾人朋友如有就醫需要。可提前在群里預約,我們會有志愿者陪同就診,充當手語翻譯。 ”王建民說,目前手語導醫服務已成為手語工作室主要的工作之一,現在他們還與青島市立醫院、兒童醫院、中心醫院和市北衛計局建立合作機制,每年的助殘日和國際聾人節,王建民手語工作室的志愿者也都會和青島聾人協會一起舉辦助聾活動,拉近了志愿者與聾人朋友之間的關系,還提高了志愿者的手語水平。
本版撰稿 記者 徐棟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