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有這樣一群人,不管你是在海里,還是山上;不管你是老人,還是小孩;不管是在白天,還是在黑夜;只要有人遇到危險,他們總是能第一時間找到被困群眾,并救他們于水火之中。紅十字海上救援隊、藍天救援隊、山海情救援隊……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都是大愛青島的亮麗名片。
■海上救援隊
海上傳來呼救聲
今年6月11日上午11時左右,青島金山游艇公司555號游艇駕機員劉亮,作為紅十字海上應急志愿救援隊的隊員,正駕艇在小青島外側一帶海面巡查。突然,隱隱約約地傳來呼救聲。他馬上振作起來,為了聽得真切,他將游艇的馬達關掉,循聲瞭望,但霧氣太大,一時找不著目標。當呼救聲再次傳來時,終于看見遠處有艘小船在海里漂浮。劉亮立即駕艇掉頭向小船沖去。
眼前的一幕嚇了劉亮一跳:小船旁邊,一個人抱著木頭在水里沉浮著,一邊喊救命,一邊手指著右前方。循著他指的方向,劉亮看見離小漁船10多米遠的水里還有一個人,抱著一大盤繩子在掙扎,看樣子快要沉入水中了。 “我知道,眼前這個落水者的處境最危險,決定先去救他。”劉亮說。由于附近有很多纜繩,游艇一時無法靠近水里的人,他先把一件救生衣扔過去,再扔過去一個救生圈,這使落水者有了依靠。劉亮還一再安撫落水者“別害怕,我一定能把你救上來”,然后駕著游艇小心繞過纜繩,靠近另一個落水的人。
劉亮說:“我靠近他后,將他拖到游艇邊,鼓勵他用力爬上來,但對方說自己的腿沒了知覺,一點也使不上勁。 ”劉亮見他臉色煞白,表情異常痛苦,自己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力氣,直接用雙手將他從水里連拽帶拖地拉到了艇上。這要是在平時,對身材瘦瘦的劉亮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人有時會在瞬間爆發遠遠超出平日體能的力量。劉亮一鼓作氣,又把另一位落水者救上了小艇。
原來,常年在小港灣泊船的漁民趙丕生和譚長虎休漁期間駕漁船到小青島一帶釣魚,沒想到船被一艘大貨輪撞翻。在401醫院,斷了腿的漁民趙丕生由于極度的驚恐,幾乎難以敘述事發經過,但他沒有忘記救命之恩:“替我謝謝那位朋友!要不是他,我早就完了。”另一位獲救者譚長虎,雖未嚴重受傷,但經歷了可怕的一幕,依然讓他雙手抖個不停。
劉亮介紹說:“將傷者拖上來后才感到雙臂由于用力過猛一直在不由自主地顫抖著。”他讓游艇公司的同事幫忙撥打了120,自己用手機請示了公司領導。領導指示他帶著傷者從最近的棧橋碼頭上岸,并安排了同事接應。
經401醫院骨一科醫生診斷,趙丕生是雙腿粉碎性骨折,先后接受了三次手術,劉亮和同事還湊了2000元送給他。
救人捐款是常事
今年34歲的劉亮,2009年從江蘇省贛榆縣來到青島金山游艇公司從事駕機員工作,也一直擔任救援志愿者。劉亮每年都會救助七八人,尤其在旅游旺季,因一些外地游客不熟悉海洋潮汐,經常被困海中。 2015年8月2日下午,劉亮配合紅十字海上救援隊隊長田剛等人,把來自蘭州的一家3口,從棧橋西側被水圍困的礁石上救了出來。 2015年4月10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一位老人在棧橋落水。金山游艇公司的4位救援隊員駕駛789號快艇,將老人從棧橋回瀾閣西側海中救起。
“是游艇公司培養了我,是救援隊的生涯鍛煉了我。”劉亮介紹說,因為今年6月11日的救援,公司獎勵他2000元。7月1日下午,他來到中山路街道太平路社區,將錢交給社區書記,委托社區轉交學業優秀、生活有困難的大學生。
青島早報聯手微塵基金、慧源國學公益基金,啟動“助學圓夢行動”資助寒門學子。劉亮和青島金山游艇公司也加入了這一行動,劉亮將幾次獲得的上萬元救人獎金全部捐給了寒門學子。今年7月份,劉亮當選了當月的青島市文明市民。
老總也是救人專業戶
“劉亮是我們公司的優秀員工,我為公司有這樣的好員工而驕傲,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青島金山游艇公司的總經理郭友忠告訴記者,公司很多老駕機員都是紅十字金山海上應急救援隊員,遇到海上有危急的事情,都能伸手相助。員工們在海上駕駛游艇已經很多年了,經常遇到一些遇險的游客或漁民,每次都是毫不猶豫去救援。 “游客不小心落水、不懂潮水被困礁石、海上游船或釣魚船因風浪大遇險,以及有人想不開尋短見等情況都遇到過。 ”郭友忠說,去年,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成立,這是青島第一支民間海上救援隊,由百余名志愿者組成。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他們公司的員工,他們參與到青島東至嶗山流清河,西至西海岸新區金沙灘,約50公里沿海一線的海上救援中。
記者了解到,在金山游艇公司,不僅是劉亮這樣的公司員工經常下海救人,連總經理郭友忠也經常見義勇為。本月3日,八大峽邊防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報警,有人在花石樓海域被海水困在礁石上。民警聯系了青島金山海上旅游公司,總經理郭友忠立刻帶著船員駕船趕往現場。只見一個男青年孤零零地站在海水中,他的腳下是被海水吞沒的礁石,男子離岸邊有近200米遠,礁石周圍已經被海水淹沒全無退路,他不斷向岸邊揮手求助。此時海水還在不斷上漲,已經淹到了男青年的腿部,隨時可能被海浪吞噬,情況危急。經過觀察,郭友忠發現礁石附近的海面下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礁石,救援船無法直接靠近。而在距離男青年被困礁石六七米遠的位置,有一片礁石露出水面,郭友忠決定先登上那片礁石再施救。他拿著救生衣下了船,在礁石上觀察選擇好路線后,游到了男青年所在的礁石處,并給他穿上了救生衣。救援船試圖靠近兩人,但是風大浪急,暗礁較多,嘗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小伙子你別急,我們已經來了,你就沒危險了,我們需要等等,等海水再漲一些,然后船才能靠過來。 ”郭友忠在海中安撫被困男青年。等了大概五分鐘后,海水淹到了兩人的胸部,這時船靠了上來。郭友忠先將男青年托上船,然后自己才爬了上去。
■新聞鏈接
藍天救援隊
提起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很多青島市民都不陌生,這支救援隊曾經參加過玉樹、雅安、魯甸的地震救援,參加過北京暴雨災害、甘肅天水泥石流的救援,去山里救過人,也在高速路上解救過車禍傷者。
青島藍天救援隊的前身是一個由無線電愛好者自發組成的無線電俱樂部,最早建于2002年。后來,因受到2006年印度尼西亞海嘯時無線電在救災中發揮作用的啟發,7位發起人將無線電俱樂部更名為“175軍團”,于2009年開始進行救援和培訓活動,2011年正式改名為 “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隨著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藍天救援隊目前已有隊員200多人,志愿者100多人。
2014年8月3日,云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隊長李延照帶領的藍天救援隊是唯一一支參加救援的民間救援隊伍,主要負責黃金72小時的緊急營救,通過技術破拆,一共挖掘出11名遇難者的遺體。 8月10日晚上,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全面報道了藍天救援隊在魯甸災區的救援工作。
山海情救援隊
青島紅十字山海情救援隊成立于2008年6月24日,2010年7月正式注冊“山海情”品牌,落戶黃島區珠海街道珠山路162號珠山管區。救援隊是由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自發組建的公益性、非贏利性質的民間團隊,是黃島區第一支民間公益救援組織。自隊伍成立以來,“山海情”志愿救援聯盟以蓬勃生機和愛心享譽黃島,展示志愿者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良好形象,為傳遞道德正能量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截至2016年,“山海情”志愿救援聯盟已先后執行了汶川、玉樹、雅安、魯甸等地的地震救援任務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救援。針對黃島區旅游旺季客流量大,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特點,他們志愿到景區進行安全保障。
8年來,“山海情”志愿救援聯盟免費發放各類 《防災減災安全防范宣傳手冊》9600余冊,活動累計受益群眾6萬余人。各項活動的開展,推動了公眾的“減災防災”意識,大大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隊員們用行動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志愿服務及應急救援工作,為創建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做出了貢獻。 本版撰稿 記者 徐棟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