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島城氣溫攀升,內蒙古路和長春路路口的一處小廣場成了市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可最近不少居民卻發現,小廣場被劃上了十余個停車位,這讓不少居民難以接受。26日,半島記者從青房康居小區物業獲悉,小廣場的產權歸小區業主所有,規劃停車位是為了解決小區業主停車難的問題,內蒙古路社區居委會的相關負責人也證實了物業的說法。
“好好的小廣場,怎么成了停車場了呢?”26日,市民顏先生致電半島都市報熱線96663反映了此事。據顏先生介紹,他所說的小廣場是一塊“三角地”,位于一家飯店門口,后來飯店經營不善關門,小廣場前基本就空了下來。“這附近人口很密集,好不容易有這么一塊空地,老人小孩都愿意在這里納涼,可不知道為什么最近車多了起來。”顏先生說道。
小廣場被改造成停車場后,顏先生擔心車來車往,很多孩子來回穿梭,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聽說是附近小區物業劃的停車位,每個月150塊錢,也不知道這些錢哪里去了。”顏先生說道。為了求證此事,26日下午,半島記者來到這塊小廣場,發現小廣場位于內蒙古路和長春路的夾角處,上面不僅有一處球型裝飾物,還停放了好幾輛車,同時入口處還加裝了地鎖。記者粗略統計,小廣場邊緣一共劃了18個停車位。
半島記者在現場隨機詢問了幾位居民,他們表示停車位是最近才規劃的,具體情況需要咨詢小區物業。記者隨后聯系了青房康居小區物業的宋經理,他表示小廣場上的停車位確實是物業剛剛劃上的,“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這塊地雖然在小區外,但產權屬于小區業主所有,并不是公共區域。”宋經理表示,由于小區業主停車位緊張,物業才規劃了停車位,收取的費用都是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宋經理還表示,投訴此事的大都是其他小區的業主,因為產權信息很清晰,設置停車位首先考慮了青房康居小區業主的需求。
26日下午,半島記者隨后聯系了內蒙古路社區居委會的魏主任,她證實了宋經理的說法。據其介紹,從6月份開始,居委會就接到市民的投訴,后來經過居委會向街道辦城管科的求證,此處小廣場的產權確實歸青房康居小區業主共有,“其實按道理小區業主本來可以把這塊地封閉起來,這樣其他小區的業主就無法在上面休閑納涼了。”魏經理表示,考慮到其他小區業主還有需求,這些停車位只是設在小廣場邊緣,所以不會影響到其他小區業主休閑納涼。
(半島記者 劉玉凡)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