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黃島區珠山北路與膠州灣西路路口發生一起慘禍,中年女子曹某在騎電動車上班的途中被卷入大貨車車輪當場死亡。據介紹,這又是一起大貨車轉彎“內輪差”與視覺盲區釀成的慘劇,僅黃島區4月份就發生了3起此類傷亡事故。黃島交警提醒市民,大型貨車轉彎時會有視覺盲區,應遠離這些車輛。
騎車女子遭大貨碾壓身亡
4月19日早上6點25分左右,大貨車司機張某慌慌張張地報警稱,他駕駛的大貨車與一輛電動自行車發生了一起嚴重事故。黃島交警大隊事故科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騎電動車的中年婦女曹某已當場身亡,張某則站在旁邊不知所措。
經詢問,張某交代,他是菏澤人,今年51歲,有A2駕照,開大貨車已經有13年多,一向謹慎,此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交通事故。事發當天,張某從鄭州拉著一個裝有設備的集裝箱到黃島區卸貨,當他駕車沿著珠山北路想要向右轉到膠州灣西路時,他先是打開了轉向燈,又仔細看了看前方和后方情形,自認安全后,便駕駛車輛開始右轉彎。但當車頭轉到膠州灣路上,車身還在珠山北路上時,張某突然從右側反光鏡里發現一輛電動車已經被卷入了右后輪下,此時他剎車已經來不及了,大貨車右后輪從騎車女子身上碾壓過去。張某停車后,發現這名女子躺在血泊中一動不動,趕緊撥打了112跟120。
“內輪差”引發事故
民警現場勘查并查看附近監控確定,這是一起因“內輪差”盲區導致的交通事故。目前,肇事司機張某已被警方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審理中。民警介紹,遭遇不測的曹某今年42歲,家住距離現場不遠的曹戈莊村,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事發時她正騎車準備去上班,她戴著頭盔、護膝等,可以說防護裝備挺齊全,如果不是遭大貨碾壓,未必會有大礙。
黃島交警大隊事故科民警介紹, “內輪差”是車輛轉彎時的前內輪的轉彎半徑與后內輪的轉彎半徑之差。由于“內輪差”的存在,車輛轉彎時,前、后車輪的運動軌跡不重合,這段區域往往是司機視線的盲區。車身越長,形成的“內輪差”就越大,危險性就越高。據不完全統計,大型車輛發生的惡性交通事故中,“內輪差”引發的事故占70%以上,絕大多數發生在車輛右轉彎時,傷亡率高達90%以上。
至少跟大貨保持兩米以上距離
民警警告,大型車司機拐彎時,不要圖省事占用內側車道,要盡量增大轉彎半徑;入彎前要開啟轉向燈,留意車外特別是車頭兩側情況;拐彎時盡量低速通過。另外,大型車司機要“破解”內輪差,可在車輛兩側和前后方加裝行駛記錄儀。除了大貨司機轉彎時要格外小心外,行人或騎車人也應特別警惕轉彎的大車,不要讓自己處于“內輪差盲區”。最好的做法就是離大貨車、工程車越遠越好,至少也要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絕對不能搶超正在轉彎的大貨車。(記者 趙玉勛通訊員 馮希軍 楊慧 攝影報道)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