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市南區陸續在湛山、八大關、八大湖等地的街道辦和社區門口,安裝了一批廢舊衣物回收箱。回收的衣服去了哪里?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其中捐贈出去的只是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衣服通過下游加工,有的變成了化工原料,有的則重新制成新衣服。
市民的閑置衣物有了好去處
“現在家里有不少的舊衣服,全部都是干干凈凈的,沒有一點破洞的衣服,但是因為穿一陣就不愛穿了,所以就剩下了。家里面積本來就不大,這些衣服一堆,衣櫥里已經沒有地方了,但是這些衣服處理起來頭疼。”1月11日,家住湛山街道的陸先生這樣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說。說起舊衣服,他可是深有體會,妻子作為淘寶達人,幾乎每個月都會網上買上幾件新衣服趕趕時髦。花錢事小,關鍵是家里的衣櫥已經快要“爆炸”了。
“回收這些二手衣服,不僅可以幫助一些貧困家庭,而且舊衣的循環利用,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能源,同時大大緩解城市環保工作的壓力。”負責該項目的新天地環境集團青島大區經理朱由恒這樣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說。
“在之前創建衛生城市的時候,我們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就發現,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不少的舊衣服,本身都是可以穿的,但是因為過時的原因,大量的衣服就閑置了起來 ,現在在小區里放置了衣物回收箱,市民也多了一個處理舊衣服的途徑,而且還環保。”市南區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已收衣物兩三噸,有的兜里還有錢
11日 ,在湛山街道和八大湖街道辦門口,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見到了這些衣物回收箱。收箱由白色和綠色組成,1米5左右的高度,箱身上有衣服、鞋帽、箱包、家紡用品等圖案,上面還寫著“你我同參與,舊衣零拋棄”等宣傳語。
朱由恒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前期,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南區選擇街道辦事處、社區駐地以及封閉式物業小區設立廢舊衣物回收試點。今后,這樣的舊衣回收點還會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為市民提供捐獻衣物的渠道,實現物盡其用。
“從實施衣物回收到現在,70多個舊衣回收箱已投放在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和李滄區,預計到明年底,將有更多的舊衣箱陸續投放到全市各個地區。”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因為是剛剛試點不久,所以知道衣物回收的人還不是很多,截止到現在為止,已經接收了兩三噸左右的衣物,而在接收的過程中,還有不少有趣的故事。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每個箱子約一周回收一次 ,有時候在衣服的兜里,還有亂七八糟各種東西。“舊衣回收箱里收到過許多五花八門的東西,手機、錢包、汽車鑰匙甚至私房錢,有些衣服的兜里也有不少的東西,還沒來得及掏出來 ,就捐出來了。”工作人員介紹說。
八成衣服成了化工原料、新衣服
衣服回收是好事,不僅省去了市民的麻煩,而且提高了資源利用的效率 ,那么這些舊衣物最后都去了哪了呢?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跟人們想象當中不同的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直接捐贈給了別的地方,八成衣服是去了下游工廠 ,在那里變成了化工原料,或者重新被制作成了新的衣服。
朱由恒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目前他們不僅免費提供回收箱,還將負責提供特種車輛,定期回收各個回收箱內的衣物,并送至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置。舊衣物被回收之后,第一步就會有專業的工人分類分揀、按類別進行處理。“其中九成新的衣服,經過清洗、消毒、打包后與公益組織對接進行無償捐贈。現在捐贈衣服的要求比較高,只有非常新的衣服對方才會接收,所以捐贈的衣服如果不是很新的話,對方是不會要的,只能另作他用。”
而對于不能直接捐贈的衣物,公司則會進行再次的分類,然后根據衣服的性質,提供給下游的生產廠家再利用。“不能直接捐贈的怎么辦?別擔心,還有下游的工廠可以消化。比如說化纖類的衣服,可以通過廠家還原成化工原料,然后制作成各種化工類的產品。而如果是毛線類衣物,就可以將毛線拆分成更細的毛線,然后再重新織布,然后加工成新的衣服。”朱由恒說,除了根據衣物性質之外,還會根據衣服的顏色進行分類,“黑色的深顏色的衣服,可以制作成大棚保溫被,淺顏色的衣服則能夠制作成環保手提袋、濕巾等,進行再利用。”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鵬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