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市教育局組織的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的啟動儀式召開,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食品安全課程將走進全市中小學生課堂,每學期至少14個學時,知識知曉率最少85%。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啟動儀式上,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師生向大家展示了一節別開生面的食品安全課。“購買食品時要注意QS(生產許可)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及生產廠家,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及其他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回答老師提出的關于飲食安全的小問題,在輕松活潑的氛圍里學習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
而除了課堂上食品安全知識之外,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課外也有課程。記者在學校看到,學校還專門為孩子們開辟了小菜園,菜園名由各班學生自己命名,開心農場 、怡心小菜園、愛我心田、自留地、七彩園、稚樂園、陽光小園等趣味橫生的名字都是孩子自己取的。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這種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吃到新鮮安全的食物,而且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食物的來之不易,也能夠在種植食物中獲得勞動的樂趣。
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青島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中小學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課堂教學,每學期不少于14個課時。同時,市教育局以及市食品安全為會員辦公室編制了《食品安全知識讀本》,將作為食品安全課堂上的參考教材。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祥輝
1500家餐飲單位今年要完成廚房亮化
4月15日,青島市食藥監局餐飲監管處處長顧天舒做客“網絡在線問政平臺”,就餐飲環節食品安全回答市民提問。根據顧天舒的介紹,青島市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000多家餐飲單位實行了“廚房亮化”,今年將繼續完成1500家餐飲單位“廚房亮化”工作。
1500家餐飲單位要廚房亮化
在問政中,有網友提問,青島市的小餐飲單位也進行“明廚亮灶”嗎?顧天舒回答,明廚亮灶,是通過視頻、玻璃幕墻、明檔等形式 ,把后廚主要工作環節展示給消費者的一種社會共治和強化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舉措。自2013至今,“明廚亮灶”工作在青島市各個類型餐飲單位中全面推行,目前共有4000余家餐飲單位實行了“廚房亮化”,全市大部分大型以上餐飲單位和學校食堂、集體配送餐單位、中央廚房等類型餐飲單位進行了升級改造。
其中,青島市食藥監局還將部分視頻監控接入互聯網,消費者通過電腦、手機可直接觀看現場實時操作情況,從今年開始 ,按照市政府“六項治理”工作要求,青島市還將繼續完成1500家餐飲單位“廚房亮化”工作,在全面完成中型以上餐館 、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重點餐飲單位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改造中型以上餐飲單位,和其他有條件的小型餐館 、小吃店、快餐店等餐飲單位。
抽檢80批火鍋底料都合格
除了明廚亮灶,網友們對青島市的火鍋店和飯店食材問題也很感興趣。有網友提問:“火鍋店因為底料管理很容易出現重復利用問題。不知道青島市對火鍋店底料有無專門監管?”
對此,顧天舒回答,火鍋底料問題在國內多次有曝光,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和重點,目前青島市的監管是日常巡查和專項整治相互呼應,有的火鍋店每年不止一次地接受檢查。從青島市去年年底對餐飲店火鍋底料和調味料的抽檢情況看,共抽檢80批次,全部合格。“對各火鍋店,我們要求其建立健全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安全管理制度,認真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等制度,嚴禁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以及標簽不規范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
對采購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要專項登記和公示,統一存放,嚴格領用,并按照有效期使用。”顧天舒說。
而有些餐飲服務單位自行配制食品調味料,原料也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有合法進貨渠道和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并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備案。“一方面要求基層監管執法人員經常性檢查,一方面希望廣大消費者 ,特別是業內人員能夠投訴舉報,擴大線索來源,形成社會共治,不給違法者生存空間。歡迎發現問題及時撥打12331。”顧天舒說。
飯店蔬菜農殘也是必檢項目
“平時自己家做菜都會把菜多清洗幾遍,去掉農殘,可是飯店里做菜對此是否有標準?食藥部門對此能監管嗎?”市食藥監局餐飲監管處處長顧天舒說,餐飲服務單位要合法經營,嚴把食品進貨原料關,到誠信度高、貯存條件好、管理規范的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采購,也鼓勵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直銷體系,并嚴格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及時登記,以便溯源。法律嚴禁采購有毒有害、腐敗變質及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加工、貯存和操作要符合餐飲操作規范;生吃的蔬菜水果應進行清洗消毒,儲存時間和環境要符合要求;所有工具、容器應保持清潔。
青島市食藥監管部門每年安排上千批次的抽檢計劃,對餐飲單位的原料、菜品進行監督抽檢。“農藥殘留是蔬菜的必檢項目,整體合格率較高,但也有個別批次檢出農殘超標,抽檢結果我們也通過媒體進行了公示。”顧天舒表示,青島市食藥監局對食品農殘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實行零容忍,對發現問題,均要求當地監管部門進行后處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旭 實習生 劉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