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揭秘蓮花果:口感生澀難下咽 批發市場賣不動

2015-06-05 08:26:16
來源:青島早報
作者:趙健鵬
責任編輯:蘇青
\
\
\

核心提示

“不買幾個青島特產‘蓮花果’回去,都別說你來過青島……”隨著旅游旺季到來,在棧橋附近賣水果的游商浮販又多了起來,這些商販大都在叫賣一種通體金黃、形似蓮花的水果,因其形狀可愛,很多游客在商販“口味又香又甜”的介紹下,會買幾個嘗嘗鮮。記者采訪了解到,所謂的“蓮花果”根本不是水果,也不是青島特產,而是產自壽光的一種觀賞南瓜,由于沒有食用價值,當地菜農已經很少有人種植。去年,市旅游局曾經發布旅游消費警示,提醒游客不要購買“蓮花果”。但隨著今年島城進入旅游季節,短暫消失的“蓮花果”又悄然出現。記者從市南城管獲悉,執法人員從5月1日至今,已經對11個銷售“蓮花果”的路邊攤販予以取締。

反映>>>

沒甜味口感有些澀

日前,網友“看了就要說”發帖說:“最近沿海一線的水果商販叫賣一種外觀好看、顏色金黃的‘蓮花果’,這些商販謊稱這是香甜味美的水果,他們說這是 ‘青島特產’,忽悠外地游客們購買,買后品嘗才發覺上當……”此帖一發立馬引起眾人的“力頂”,紛紛譴責不良商販用假特產“敗壞”青島聲譽的做法。從河北來青旅游的陳先生也向記者反映,他們一行4人來青旅游,去棧橋的途中被一個小販三輪車里的水果所吸引,“商販向我推薦一種蓮花果,說是青島特色水果,吃起來特別甜。”陳先生告訴記者,為了買一些回去和家人一起品嘗青島特產,他當即買了5個。“最初說是15元一斤,后來講價講到12元一斤,5個蓮花果大概花了接近100元。”陳先生說,他在棧橋游玩走累了,就拿出一個蓮花果和同伴坐在海邊切開解渴。誰知咬了一口才發現,不但沒有一點甜味,口感堅硬還有些澀。陳先生發覺上當,沿原路返回找商販退貨,但路邊早已沒有了推三輪車商販的影子。

現場>>>

10元一斤賣給游客

記者在棧橋周邊的河南路、湖南路、安徽路等路段看到,有幾個推三輪車的流動商販在路邊售賣水果,車上除了桃子、櫻珠、杏之外,還有一種通體金黃、形似蓮花的果實。有的路邊商鋪還在這種果實前掛著“蓮花果”的標牌。“青島特產蓮花果,不買蓮花果帶回家給親戚朋友嘗嘗,都不算來過青島。”一名攤主見有游客圍過來,就拿起金黃色的“蓮花果”推銷。“嶗山的特有品種,別的地方沒有,連皮帶肉都能吃,香甜可口。”女攤主表示,這種“蓮花果”是青島本地的特產水果,售價10元一斤。“在別的地方沒見過,第一次見這種水果,既然是青島特產,就應該買些嘗嘗鮮。”不到5分鐘,就有3名游客每人買了兩三個蓮花果,每個蓮花果基本在20元左右。記者留意到,幾乎沒有本地市民前來詢問,更別說購買。

體驗>>>

生吃熟吃都不好吃

“能不能切開一個嘗嘗,如果甜就多買你幾個。”記者試圖讓攤販當場切開一探究竟。“10元錢一斤,這么金貴的果子不能嘗,而且這種蓮花果最好回家放上一周再吃,味道更好。”女攤販說出一堆理由不能“先嘗后買”。這名女攤販還表示,“蓮花果”糖分多,切開之后容易招蒼蠅。為證實“蓮花果”是否“香甜可口”,記者花18元買了一個。記者用水果刀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將 “蓮花果”從中間切開,其果肉類似南瓜,但比南瓜堅硬,中間部分有南瓜樣子的種子。記者試著咬了一口,別說沒有一絲香甜,口中瞬間充滿生澀的味道,難以下咽。如果像南瓜一樣蒸熟,口味是否會好一點?記者又將切開的蓮花果放在蒸鍋中蒸熟,蒸熟之后也沒有南瓜的面和香味,一咬都是沒有滋味的汁水。

調查>>>

在批發市場賣不動

記者了解到,蓮花果只在旅游景點附近有售。記者隨后在中山路、香港路等幾家超市探訪,都沒有發現蓮花果的蹤影。記者又來到黑龍江路果品批發市場和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也沒有發現有商家銷售蓮花果。“七八年前我曾經進了幾箱,但賣不出去,就再沒進過。”黑龍江路果品批發市場多年從事水果批發的郭先生告訴記者,大約10年前,曾經有壽光地區的菜農送來過這種外觀好看的蓮花果,但當時就說明是不好吃的“看瓜”。但根本沒有人買,所以他再也沒進貨。“這么多年從來就沒有人來找蓮花果,你算頭一個。”郭先生笑著說。

在壽光叫飛碟瓜因不好吃沒銷路

【探訪】

近日,記者趕往蓮花果的產地壽光地區探訪。“蓮花果?沒聽說。”在224省道旁的壽光果菜批發市場,記者走訪了多家銷售水果的批發商,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沒聽說過“蓮花果”這種水果。記者只好從手機中找出拍攝的蓮花果照片,讓商戶辨認。“這是飛碟瓜,怎么叫成蓮花果了。”商販孫先生看了一眼記者手機中的照片當即笑了起來。孫先生告訴記者,所謂的“蓮花果”跟水果沒有一點關系,是類似西葫蘆的蔬菜,在壽光也被叫做“飛碟瓜”。“中看不中吃的東西,沒人要。”孫先生說,因為只能看不能吃,當地人也稱之為“看瓜”,他們這些批發商幾乎沒有批發這種 “稀罕品種”的。“你去周圍村里的種植戶問問,可能有小批量種植的。”孫先生給記者提了個建議。記者咨詢了壽光一家蔬菜種子企業,企業工作人員證實,它確實不是水果,但是由于其食用價值不大,并沒有獲得大面積推廣。

“我親戚家有可能種了飛碟瓜。”記者在批發市場和批發商聊天時,旁邊一名婦女湊過來告訴記者,她大伯家今年似乎種了一畝飛碟瓜。按照這名婦女的指引,記者來到靠近昌樂的青邱村,在村西路口找到種植 “蓮花果”的老王。“得先有買主,我才敢種飛碟瓜,不然都就爛在地里了。”71歲的老王告訴記者,他女婿年初告訴他,有個熟人要飛碟瓜,他就在蔬菜大棚里種了一畝。老王告訴記者,大約10年前他們這里開始種植飛碟瓜,但因為不好吃、沒銷路,很快就沒人種了。他當年種了兩畝飛碟瓜沒人要,幾乎都爛在地里。“我把它擦成絲,用開水燙熟想拌著吃,但沒法下咽,只能扔了。”老王說,他這一畝飛碟瓜大約能收兩三千斤,按每斤3元的價格批發,還不如種南瓜省心。前兩天有個青島的客戶用紙箱包裝,買走500多斤。據介紹,該地區小批量種植的飛碟瓜主要銷往青島和濟南。

【說法】

不是青島特產食用價值不大

青島農業大學專家表示,“蓮花果”屬于蔬菜,又叫碟瓜、齒緣瓜、扁圓西葫蘆,是葫蘆科南瓜屬的美洲南瓜一個變種。據介紹,碟瓜在我國栽培的歷史很短。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從國外進行栽培的,前些年從南方引進青島的示范園區種植,規模不大沒有量產上市銷售,不能說是“青島特產”。因為長得比較好看,存放時間比較長,可用于家庭觀賞,食用價值并不大。而且不宜生吃,即便要食用,它的做法也是參照西葫蘆,要熟食。

【鏈接】

曾被列入去年青島旅游警示

“蓮花果曾經列入去年青島旅游警示。”市旅游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4年,青島市旅游局曾發布青島一日游十點警示,提醒游客警惕購物陷阱,其中就包括不要選擇游商浮販推銷的“蓮花果”。市南城管火車站中隊周玉香告訴記者,2014年他們對火車站、棧橋等游客集中場所的“蓮花果”進行過大范圍取締,但今年銷售“蓮花果”的商販再次回潮。今年5月1日至今,城管火車站中隊執法人員已經取締11處冒充青島特產銷售“蓮花果”的占路商販,查扣并銷毀近120斤近乎變質的“蓮花果”。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趙健鵬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