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25日訊 為了了解市內各區農貿市場的價格,給市民日常生活購物帶來方便,3月21日、22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兵分5路,去往市南區、原市北區、原四方區、嶗山區和李滄區5大區域 ,每個區域探訪 5處有代表性的農貿市場和超市,每次探訪分為海鮮 、肉類、蔬菜3個大項包括15種市民日常需要的商品。通過探訪記者了解到,大型農貿市場的各商品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非常新鮮 ,而較高檔小區附近的散戶商販提供的商品價格普遍都比較高。
市南
團島農貿市場種類豐富又很新鮮
3月21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分別探訪了位于市南區的團島農貿市場、黃島路市場、湛山附近的市場、珠海路附近的散戶市場,以及永旺東泰超市。
記者首先來到團島農貿市場,市場周邊有新建的高檔小區,更多的則是較舊的小區樓。團島農貿市場是記者在市南區探訪的五個市場里菜、肉、海鮮等品種最豐富的。其中蔬菜類的價格普遍較低,肉品的價格也不高,海鮮類產品不僅種類豐富而且非常新鮮,其中大帶魚的價格是每斤17元,雖然相比而言不是最便宜的,但卻是最大最新鮮的,其鲅魚的價格在這5個市場里最低,而且也是最新鮮最大的。
黃島路市場附近都是老房子,雖然相比團島農貿市場攤位數量少一些,但是黃島路市場內的菜、肉、海鮮的品種也頗為豐富 。黃島路市場內的各種商品,是記者探訪的市南五個市場里面,整體價格最低的,比如白菜每斤只有1.3元,大蔥每斤也只有2元,而大蛤蜊雖然個頭很大,每斤也只有5元。
湛山附近的秀湛市場以及振業農貿市場,因為靠海邊,記者探訪的時候,發現菜、肉、海鮮的種類較少,而價格卻普遍高一些。比如,黃瓜、西紅柿、大蔥、土豆都是每斤3元,高于團島和黃島路市場。肉品的價格適中,海鮮類卻很少,而且從新鮮程度上也不如團島和黃島路市場。
珠海路附近房價較高,沒有大型的農貿市場,只有散戶市場,其菜、肉、海鮮的種類是五處市場中最少的,而且從新鮮程度上也不夠好,像是黃瓜、西紅柿、翅中等價格都明顯偏高 。海鮮類價格不算高,那是因為附近只有一家賣海鮮的攤位,而且海鮮的體型都比較小。
位于香港中路的永旺東泰超市,菜、肉、海鮮種類比較齊全,而且這些商品都經過精心挑選和處理,但是價格方面相比較于一般的農貿市場,高得不是一點半點。比如大蝦的價格每斤49.8元,體型和新鮮程度都不如團島市場內的大蝦,但價格每斤卻貴了近10塊錢。而黃瓜、西紅柿的價格,更是高出平均價格不少。特別是大蔥,超市里只有兩種,一種是兩根大蔥包在一起,沒有重量和單價的顯示,只有價格顯示7元。而另一種大蔥有印刷單價,每斤13.8元。
原市北
營口路農貿市場蔬菜最便宜
3月21日、22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探訪了原市北區靠近山東路中心商務區附近的自由市場、威海路步行街附近營口路農貿市場、遼寧路附近的自由市場、臺東的利群超市和北仲小區附近的自由市場。
記者在營口路農貿市場探價后了解到 ,市場內的蔬菜類商品價格算是比較低的,黃瓜每斤2.5元、土豆每斤2.5元,都是五個市場內最低的。記者走訪中向攤主了解到,雖然周邊房價較高 ,但是臺東附近居民較多、各類市場也多,市民有很多購買菜品的地方,市場競爭必然比較激烈,所以各商品價格并不算很高 。之后記者又來到臺東商圈的利群超市,這里銷售的蔬菜、肉食、海鮮普遍價格較低,其它市場上的蛤蜊價格每斤都不低于7元,利群超市銷售的蛤蜊價格只有每斤5.8元。新鮮的雞翅中在利群超市以散裝稱量,數量很多,擺在生鮮食品較大的貨架上,價格同樣是五個市場中最低的,每斤只有17.9元,而整雞每斤只要10.9元。黃瓜價格是每斤2.49元,也是最低的。一位到利群超市買菜的市民說:“一般家里人都來利群買東西,一是住得近,二是利群里賣的東西價格算是比較低的,三是超市畢竟質量上有保障,買著放心。”
之后記者來到延吉路、山東路附近的中央商務區,記者在附近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自由市場,這里基本都是一些散戶沿路擺攤賣菜,沒有正規的市場監管,由于這里市場少,房價也較高 ,自由市場上的商品普遍價格較高 ,而且攤位也不多,商品種類也少。記者通過價格對比發現,這附近的自由市場海鮮肉類價格很高 ,大蝦在這里最貴的每斤賣到了55元,螃蟹不是很大,但是價格要到了每斤80元,雞翅中、整雞這種肉類也是最貴的,蔬菜價格較其它市場沒有高出很多,但是算比較高的。
遼寧路附近有很多自由市場,也是沒有市場監管的散戶較多,由于附近老年居民比較多,市場基本都是早市,商品價格也比較低。記者通過對比價格發現,這里海鮮價格比較低,一位攤主向記者介紹,他們都是早晨從團島那邊進貨,賣完了就走,價格肯定比較低。
最后,記者隨機選擇了北仲小區附近的自由市場,地點位于膠寧高架路下面。這里的市場雖然不大,但是一些海鮮的價格卻很高,這里賣的大螃蟹每斤價格90元,是幾個市場內最高的,另外蔬菜類價格也普遍較高,西紅柿每斤4元一斤,是各市場最高的。
原四方
早晨菜稍貴下午便宜一點,晚上按堆算
22日,記者探訪了位于原四方區的5處農貿產品市場,分別位于宜陽路的大華市場、本溪路早市、四方利群、興隆路夜市以及興隆路附近的北山早市,經過走訪記者了解到,無論是農貿市場、早市還是夜市的農產品價格變數都很大,即使是同一種農產品,在同一個攤位上,在一天之內的不同時段價格都不一樣。
記者首先來到了位于宜陽路的大華市場,剛到農貿市場,就發現這里已經人山人海,記者在農貿市場里面觀察了十幾分鐘之后發現,在這里買菜的人群主要是以中年婦女和老人為主,記者在農貿市場里面轉了一圈之后,發現這個農貿市場的貨物還是很齊全的,雞鴨魚肉蛋以及各種蔬菜和海鮮都有。
據在此買菜的附近居民王女士介紹,她幾乎每天都要來市場買菜:“我做菜都喜歡吃新鮮的,所以一般是早晨過來買菜,有時早晨上班的話,就下午過來買,根據多年的買菜經驗,我發現這個市場的菜價變化是很大的,攤販們賣菜,早晨菜新鮮,價格稍高,到了下午菜不大新鮮了,價錢能落下一點,到了傍晚五點半后,他們就把剩下的菜都是按堆算,兩三塊錢一起處理掉,這周邊都是老小區,到這兒買菜的也都是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家都是趕著早晨新鮮過來買,買菜的攤位一般明碼標價,不講價,個別不標價的攤位可以講價,賣海貨的和賣肉食品的,隨口要價,可以砍價,而且有些攤位講價好講一些,有些攤位不大好講價。”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本溪路早市。雖然同樣是早市,在這要比較的15種產品當中,北山早市比本溪路早市貴的只有牛肉這一種,不少產品價格兩家早市價格一致,而本溪路早市的其他農副產品都是要比北山早市要偏貴1~2元,記者在本溪路早市上與一位攤主交談得知,市場周圍的房租、攤位費、產品運費以及周圍農貿產品的市場密度都與早市產品的價格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才造成了不同地段的早市同一種產品價格不一樣。
最后記者又來到了四方利群超市,發現超市當中的肉類價格比市場上要低,而蔬菜和海鮮則是價格有高有低,記者發現超市的優點在于品種分得都很細。記者發現牛肉價格都是按照牛身上的部位進行區分的。而在雞肉攤位上,記者也看到根據雞的品種,不同品種的雞價格也不一樣,例如烏雞可以賣到18.8元一斤,笨雞則是14.8元一斤,由于雞的品種不一樣,價格也比農貿市場上的整雞貴了一倍左右。而在蔬菜的攤位上,也是分為精品蔬菜和普通蔬菜兩類,價格差距較大,例如用精美包裝包裹的白菜價格就比農貿市場的普通白菜貴了一倍左右。但是超市當中的肉類價格相對農貿市場卻普遍便宜。
李滄
肉類和海鮮李村大集最便宜
22日,記者探訪了李滄區的5個市場,包括李村大集、東山市場、金川路農貿市場、百通民生市場以及華潤萬家超市。
首先,記者來到了青島人家喻戶曉的李村大集,大集上熙熙攘攘,即使在這個并不是開集的日子,李村河道內也擠滿了攤位,大集上的貨品齊全。記者后來通過探訪數據發現 ,李村大集上的大蛤蜊 、大蝦、帶魚、鲅魚、豬肋排等肉類和海鮮,在5個市場中是價格最低的。而這個季節其他市場很少見到螃蟹,在李村大集倒是有多家攤主在出售,當然個頭也都不大。而2斤一袋的雞翅中,散賣20元一斤,如果不拆包購買,價格則為37元一袋,每斤的價格僅為18.5元,在幾家市場中偏低。不知是不是冷凍等條件限制,在市場中賣整雞、雞翅等雞制品的攤位非常少,記者好不容易找一家,賣家的價格倒也適中。
之后,記者在李村公園附近的東山市場發現,西紅柿、黃瓜、土豆等這些蔬菜類商品,在記者調查的幾個市場中價格是最高的,而其他肉類和海鮮類品種價格適中或略高,品種比較齊全,但市場中的螃蟹個頭也不大。
在金川路農貿市場,記者本以為靠近綠城理想之城的這個市場商品價格會略貴,沒想到這里的豬腱子肉、大白菜、大蔥、土豆等商品卻是記者調查的市場中價格最低的。當天,記者在這個市場中沒有看到海鮮攤位,而生肉的品種也不多。
隨后記者來到了百通民生市場,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這個看似周圍環境沒有太高價樓盤的農貿市場,在4家農貿市場的比較中,這里的大蛤蜊 、大蝦、豬肋排等商品的價格卻是最高的,只有大白菜的價格較低。
最后,記者來到了位于李村商圈中心的華潤萬家超市。在超市中記者看到,無論是大蝦、大鲅魚,還是豬腱子肉、豬肋排和牛肉的價格,都遠遠地超過了農貿市場,但這里的豬肉、牛肉等肉食都是知名品牌的鮮肉。而這里的雞翅以19.58元/斤的價格,略低于農貿市場上常賣的20元/斤。再看生鮮蔬菜,黃瓜、西紅柿的價格則明顯低于農貿市場。對于超市內沒有出現的螃蟹,超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本地進不到螃蟹,市面上的螃蟹都是去江蘇等南方地區進貨而來,價格要賣到70~80元一斤,“價格這么高,沒人買啊,所以這里現在不進螃蟹。”
嶗山
大拇指廣場蔬菜價格很誘人
記者探訪了嶗山區的5個市場,其中包括像麥島和潤超市這樣的正規農貿市場,也包括像華潤萬家這樣的大型超市,還包括像朱家洼農貿市場這樣的個體農戶商販集聚地。
記者首先探訪了麥島和潤農貿市場,市場位于東都花園與麥島家園之間,市場附近既有普通多層也有臨海高層,居民層次豐富,而市場內食品種也很齊全。
記者探訪發現,與其他市場相比,該市場的海鮮價格較貴,但品種非常齊全,價格也是依品相而定,以帶魚為例,網捕帶魚魚鱗常會被刮破,而鉤釣的就不存在這種問題,因此,價格也比鉤釣的便宜了10元。
攤位老板告訴記者,雖然價格高出10元,但除了品相外,二者在新鮮度和口感上沒有區別。該市場的蔬菜價格比較親民,但個別蔬菜與大型超市搞活動打折菜相比,還是能貴出1元左右。
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國際會展中心附近的樂天瑪特超市,樂天瑪特超市與麗達購物中心緊臨,因此,記者將二者的肉菜價格做了對比。兩個商場的海鮮品種比較齊全,但在價格上比起麥島和潤農貿市場來說都高出了不少,其中麗達購物中心的肉價和菜價又高出了樂天瑪特超市。但麗達購物中心的肉類分類非常細致,且都已經包裝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價格的助推劑。
接著記者又來到了位于大拇指廣場的華潤萬家超市,在蔬菜和肉類的品種上,該超市是很齊全的,海鮮的種類上略有短缺,比如在記者到訪時,超市的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沒有螃蟹賣。
其次,在蔬菜的價格上,該超市的蔬菜價格非常誘人,一些常吃的蔬菜,例如黃瓜的價格都不到兩元。
最后,記者又去了朱家洼農貿市場和山東頭農貿市場。
受冷凍和儲藏條件的限制,市場上海鮮和肉類的品種相對減少,海鮮類僅見蛤蜊和海虹,大蝦、螃蟹難覓蹤影。肉類品種也較短缺,僅限豬肉和袋裝冷凍好的翅根、翅中和整雞,價格上比其他四個市場都低不少,而蔬菜價格非常親民。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林盛 潘立超 吳璟 杜少龍 張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