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社會是由很多個社會人組成的一樣,城市也是由若干個小城鎮合并發展而成。時至今日,中國已經不再單純地追求朝同質化、邁大步的特大城市發展,充滿韻味的特色小城鎮反而脫穎而出成為新型城鎮化道路中新標桿。
自2014年開始,青島市已先后有黃島區的王臺鎮、平度市的同和街道和南村鎮、膠州市的李哥莊鎮和膠萊鎮、萊西市的姜山鎮等六個小城鎮被確定為國家級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數量居全國同類城市之首。2015年3月,青西新區又提出建設9大特色小鎮的新課題,自此青島走上了特色小鎮時代之路。
【黃島王臺鎮】
王臺鎮位于黃島區北部、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內,總面積146平方公里,共有90個村(居),戶籍人口7萬,流動人口3萬,先后榮獲全國紡織機械名鎮、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等稱號。
據史料記載,王臺鎮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西漢時期王臺境內置柜縣;唐貞觀年間立鎮;民國時期為鎮治,商業繁榮,店鋪林立。而今,在這個千年古鎮已難覓輝煌的史跡,成為中國紡機名鎮。紡織行業形勢好的時候,這里生產的紡機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幾乎家家戶戶有人在干紡機,出了一大批中小企業家。
王臺鎮規劃王臺國際城
王臺鎮原屬膠南市,在2012年的新一輪區域調整中,膠南市撤銷,合并到黃島新區。之后,隨著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批及西海岸各個功能區布局和管理體制調整,王臺鎮劃入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范圍,地處國際經濟合作區板塊。同時,王臺鎮與黃山經濟區合并,成為新的王臺鎮
“新區給我們確定的新定位是‘王臺國際城’。”王臺鎮黨委書記韓延春說,“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秉承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我們將著力把王臺建設成歷史文明古鎮、現代國際新城。” 韓延春認為,作為西海岸新區的北大門,王臺鎮可以依托毗鄰的中德生態園、中韓貿易合作區、保稅功能拓展區建設新區北部的商住中心和產業中心。“除了對原有的機械行業進行升級發展,建設現代工業基地,我們還將全力打造新區北部的商貿流通基地、旅游觀光基地和生態農業基地。”
據介紹,圍繞打造“王臺國際城”的功能定位,新區規劃、國土等部門已啟動王臺鎮的總體規劃修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供排水、供暖等專項規劃,為高水平推進城鎮建設打下基礎。同時,投資5000萬元的供水配套工程將于明年開建,王臺鎮的自來水、污水管網將得到完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提升亦同步推進。目前。王臺鎮根據區劃調整情況,正在抓緊與中韓創新產業園區對接。
【膠州李哥莊鎮和膠萊鎮】
膠州李哥莊向來以“中國衣帽之鄉”聞名遐邇,同時全國環境優美鎮、齊魯生態名鎮、山東省旅游強鎮等多個盛名讓這個小城越來越有味道。2014年,李哥莊鎮獲評“青島市鄉村旅游特色鎮”,成為青島市唯一獲此稱號的鄉鎮。
膠州李哥莊鎮新貌
膠萊鎮距青島港、黃島前灣港35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40公里,距濟青、同三高速公路入口處僅4公里,空連五洲,水系四海,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除自身的優勢之外,膠東國際機場的落地的大規劃也給小鎮帶來了新機遇,新確立了“全力打造臨空生態智慧小城市、爭創全國航空港小城市發展標桿”的奮斗目標,借助大沽河綜合整治,圍繞“一區一館一園一地一中心”大力發展旅游業。“一區”為沽河金岸風景區;“一館”即大沽河博物館;“一園”指桃源河濕地公園;“一地”即制帽旅游產品生產基地;“一中心”為大沽河文化中心,并成功推出了“大沽河生態休閑游”品牌。
去年,李哥莊鎮與泰國正大集團、北京百悅投資集團簽訂了小城鎮整體建設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260億元對李哥莊鎮進行整體開發建設。
膠州膠萊鎮海眾產業園
2014年,膠萊鎮在年初成為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示范鎮”后,又成功入選了全國重點鎮。近年來,為實現宜居宜業的“美麗膠萊”建設目標,該鎮從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建設三個方面突破,在小城鎮建設上取得了豐富成果。
膠萊鎮以發展農業為主,擁有高效優質蔬菜園區6萬畝,復種面積達12萬畝以上。其中,春馬鈴薯5萬畝,秋大蔥3萬畝,大姜兩萬畝,大白菜5000畝,其他特色蔬菜5000畝,因此“三農”問題就成為了該鎮最大的民生問題。下一步,膠萊鎮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房屋等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開展農村產權擔保融資試點奠定基礎。
【平度市的同和街道和南村鎮】
同和街道地處平度市南部新城區,北依804省道、青島路,東鄰鳳臺街道,西接崔家集和明村鎮,南與白沙河街道及蓼蘭鎮接壤。轄區總面積134.683平方公里(134683公頃),耕地面積8616.76公頃。現轄103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67044人。先后獲得首批全國十七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之一、全國青年文明社區、山東省小康鄉鎮、山東省文明示范鎮等榮譽稱號。
平度同和高薪技術產業區一覽
與其他幾個小城鎮試點不同,同和街道走的“工業強鎮”路子,用新型工業化發展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其中,同和新能源材料產業集聚區被青島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青島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區內已落戶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中試與產業化示范基地、鼎信陽光太陽能空調、新力通高合材料、磐石生命科技新型礦井救生艙、東和輪轂、TDK電子以及豪德財富商貿物流城等內外資企業380多家,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及電子零部件以及商貿物流、總部基地為特色的產業體系。 同和街道已選擇侯家站、劉家張村兩個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村莊進行集體資產產權改革試點,組建股份合作社。
大沽河上建新城——南村鎮
無獨有偶,平度市另一個特色小城鎮南村鎮也始終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按照項目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的要求,以三大產業園區為抓手,優化產業聚集區布局,主動對接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青島環灣產業轉移的承接區。
南村鎮打造200億級海信(山東)家電產業園,提高產值;同時200億級家電配套產業園也在陸續建設中。依托膠東機場和海青鐵路輻射帶動,快速啟動200億級臨空產業園,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前三強企業以及青島市“十二五”擬外遷的企業,加大定向招商力度,繼續引進有實力、有經驗、有品牌的企業參與小城市建設。
根據最新消息,南村鎮與青島城鄉建設投資公司、青島利客來集團初步達成合作協議,加快推進投資1.4億元的北村社區和投資3.9億元的利客來商貿綜合體項目建設。
【萊西姜山鎮】
2015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進入倒計時階段,休閑體育大會四大板塊、賽事場地等大會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進入沖刺階段。作為騎馬比賽的重要場地,姜山濕地借助世休會的舉辦又名聲大震了一把。
萊西市姜山濕地風貌
姜山鎮位于青島萊西市最南端,從青島沿204國道往北,驅車1個小時左右即達,且204國道貫穿姜山鎮南北。10多年來,借助境內煙青一級公路的區位優勢,姜山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開始了從農業向工業、從普通鄉鎮向小城市的蛻變。今日的姜山鎮,頭頂“國家發展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鎮”、“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示范鎮”等諸多光環,2013年又被劃為青島首批5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之一。
對姜山鎮來說,從工業化到城鎮化,是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而在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姜山鎮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姜山鎮已經擁有了良好的產業基礎,自身雄厚的產業資源就是城鎮化的最大優勢。形成了百億合成橡膠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科技電子產業、科技新材料產業、現代服務業產業和新型服裝鞋帽產業等七大產業鏈條。姜山鎮正抓緊組織集體經濟組織加快進行資產摸底,篩選改革試點村莊。
【青西新區9大新興小鎮】
除了國家級試點小鎮外,2015年3月,青西新區計劃啟動涵蓋張家樓鎮、海青鎮、藏南鎮、大場鎮、大村鎮、六汪鎮、寶山鎮、鐵山街道辦事處及膠河經濟區等9個鎮(街、區)的特色小鎮建設。
在這9個新興小鎮中,海青和張家樓兩個特色鄉鎮是最早出規劃的一批。張家樓鎮因2013年,舉辦了首屆"青島國際藍莓節暨中國國際藍莓大會",備受八方游客的喜愛,這讓張家樓鎮的找到特色文化根基——全力建藍莓廣場。突出藍莓、文化和生態旅游三大主題,2015年規劃在鎮駐地東西入口及河道兩側等重要節點區域建設的 “魅力小鎮”、“印象達尼”、“多彩河谷”和藍莓廣場,如同四顆明亮的珍珠鑲嵌于玉帶,串聯起多彩張家樓,全方位展示特色小城鎮獨特風貌。
“茶鄉”海青鎮
在海青鎮“茶”一直是特色產業,為將茶文化融入特色建設中,海清鎮借鑒江南小鎮建設理念,突出‘茶鄉、竹鄉、水鄉’特色內涵,融入‘茶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三大元素。"此外,在海青鎮東南西北四個出入地界建設標識建筑。完成駐地3000米道路沿石和人行道板更換。建設20平方公里海青茶業生態示范區,成功引進青島海青茶業投資有限公司等6個項目入駐示范區,總投資達到12.5億元。
從2014年就開始規劃,準備至2016年通過三年的規劃建設,兩個試點鎮基本建設為配套設施齊全、生活環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