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20日訊 手機攝影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漸摒棄相機使用手機拍照,朋友圈里更是成了愛好者們秀拍技的絕佳之地。這其中也有人玩出了大名堂。近日,第九屆2015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IPPAWARDS)攝影獎揭曉,4名中國攝影師得獎,這也是中國大陸攝影師首次得獎,其中標注地為青島的攝影師大觀也位列其中。
食品類他獲世界一等獎
iPhonePhotographyAwards(IPPA)是以iPhone所拍出的攝影照片而成立的獎項,這個被譽為手機攝影里的“奧斯卡”在手機攝影迷的心中如同殿堂般的存在。今年有來自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iPhone攝影愛好者的作品參賽,比賽類別包括從建筑、藝術、食品等幾大門類。在本屆獲獎的作品中,來自重慶的盧根、成都的師韓松、青島的大觀、臺北的ChenChungHung4位攝影師代表中國在多個組別中獲獎。
得知自己得獎,42歲的大觀雖然有些意外,但表現得并沒有那么驚喜。“這是我從事拍攝以來,第一次投照片參賽,我并不太在意名次。”
大觀說,他更喜歡溫和的拍照,而不是帶有角逐性的比賽。但說起自己得獎作品背后的故事,最初不善言辭的大觀變得健談了不少。
他告訴記者食品類一等獎的作品是他在湖北江邊一處漁村拍攝的,當地人喜歡風干魚干。經過長時間的風干,魚肉的質地變得透明,再加上完美的漫射光,讓他毫不猶豫地按下了快門。
而靜物類三等獎的這幅作品是他在一座寺廟中拍攝。寺中法師吃完齋飯后,將筷子順時針放在盤中,盤子剛好自然地放在草坪上。竹筷、木碗、綠草這極為自然的組合讓大觀用手機記錄了下來。
9年時間拍遍青島
雖然在投稿時,大觀的標注地是青島。但他卻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在暗房中長大,耳濡目染的都是與攝影有關的事情,小學5年級就開始端著相機到處拍照。
“那時對很多人來說相機是奢侈品,但對我來說就是玩具。”大觀說。雖然熱愛攝影,但因種種原因,大學他的專業并沒有選擇攝影而是公共關系。直到畢業后近一年,他才決定將攝影作為自己終身的職業。
在大觀的作品中,有很多有關青島內容的手機攝影作品。9年前,因為工作的原因,他來青成為一家影樓的技術指導。在這9年間,他基本將青島所有適合拍攝的地方全部走了個遍。“我很喜歡青島,在這里隨手一拍就是一張耐看的風景畫。”大觀說,八大關、老城區的歐式建筑、沿海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尤其是湛山寺,每年深秋他都會去好幾次。“寺廟是我比較關注的題材,尤其是深秋的湛山寺,落葉滿地太美了。”大觀說。
在青的這9年里,他每年都會在自家窗前拍一張窗外的景色,記錄下這座城市的變化。不僅如此,早在10年前,他每天都會給自己拍一張自拍照,記錄下這一天自己的狀態。“我愿用影像來記錄我的每天,對我來說,就是圖片日記。”大觀說。
手機一樣能拍“大片”
雖然大觀是個十足的資深攝影人,但依他的話說,用手機拍照他還是個“新人”。
從4年前,他才漸漸不再使用單反,而是用手機來拍照。之所以轉行用手機拍,最大的原因就是它能滿足我 “悄拍”的愿望。“悄拍”是大觀自己發明的一個名詞,就是使用手機在拍攝對象還不知情的情況下,拍下他最原生態的狀態,“大部分人稱這個為‘偷拍’,但我不認為這能準確地描述這個行為,我更愿意稱其為‘悄拍’。”
大觀說,現在是一個全民攝影的時代,相對于文字,圖片的傳播更為直觀、便捷快速。尤其是隨著手機拍攝功能的不斷強大,人人成為攝影師也不是天方夜譚,再加上各種APP的輔助,每個人都可以用小手機拍出“大片”的效果。在大觀看來,設備已經不再是局限拍攝的因素。
雖然看似大觀已經從專業攝影人的隊伍改行到了業余手機攝影迷的隊伍中,但這絲毫不妨礙他收集相機的愛好。從最初接觸相機到現在,他已經收藏了近200個相機,其中包括單反、卡片機、膠卷相機、旁軸相機……大觀說,相機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機械工藝品,透過這些機器你就能看到攝影史的發展。
支招:充分了解手機性能
采訪中,大觀也為熱愛手機攝影的朋友們支了不少招。首先要確保鏡頭是干凈的,由于手機的使用頻率很高,所以在拍照前,要確定鏡頭是干凈的。指紋、油污等污漬會影響拍照質量,而這個細節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其次,許多智能手機都擁有不同的分辨率調節選項,建議大家使用最高分辨率來拍攝。光線是成像好壞的重要因素,手機拍照對于光線的要求也非常高。
手機沒有單反的操作起來復雜,但是依然要充分了解手機的性能。在iPhone手機中有一種HDR的拍照模式,HDR攝影技術會連拍三張照片,可以解決欠曝、正常曝光和過曝,再合成為一幅照片,從而提升暗部和亮部的細節表現。(記者 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