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記者昨日從市經信委獲悉,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調整工業發展結構,市委、市政府立足青島工業的優勢和特色,2012年9月確定了打造家電、石化、服裝、食品、機械裝備、橡膠、汽車、軌道交通、船舶海工、電子信息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的發展戰略。目前,十大千億級產業鏈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七成以上,已成為我市工業“脊梁”。去年計劃總投資額1468.6億元的386個產業鏈項目進展迅速。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十條千億級產業鏈呈現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并重、高端制造主導、品牌優勢突出的良好發展局面。 2014年,市經信委以培育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為重點,加快推進計劃總投資1468.6億元的386個產業鏈項目,其中德國博世集團柴油系統項目、正大食品年產7.2萬噸的食品深加工項目、格銳達橡膠全鋼胎項目、上汽通用五菱發動機二期項目等130個項目竣工,完成投資237.7億元;捷能汽輪機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雙星綠色輪胎無人化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寶鑒科技通裕重工臨港產業園項目、特銳德工業園項目等189個項目在建,計劃投資額837.4億元;64個項目進入前期,計劃投資額361.4億元;3個項目注冊或簽約,計劃投資額32.1億元。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大力開展進現場、解難題、抓開工活動和集中服務活動,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對項目引進、開工、運行全過程服務,從而使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在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實現平穩增長。(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李德銀)
新聞附加
十大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
家電產業鏈68家
包括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及壓縮機、電機、液晶面板、模組等相關零部件的制造。
石化產業鏈345家
包括石油煉制、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塑料深加工等石化產品制造。
服裝產業鏈740家
包括紡織、服裝服飾、鞋帽及紡織機械制造業,是全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的民生工業,在穩定外需、擴大內需、吸納就業、繁榮城鄉居民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食品產業鏈625家
包括農副產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和飲料制造等三大門類,對推動農業產業化,帶動食品包裝材料和加工包裝機械設備等關聯行業發展作用重大。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和品牌支柱產業。
機械裝備產業鏈808家
包括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及儀器儀表制造等12個行業,面廣量大。
橡膠產業鏈212家
包括合成橡膠、輪胎及其他橡膠制品、橡膠機械制造等行業,我市是國內輪胎的主要產地之一。
汽車產業鏈136家
包括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與制造、研發與設計、整車生產與組裝等環節。青島汽車產業初步形成以整車龍頭企業帶動,零部件配套穩步跟進,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的發展態勢。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36家
為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關聯度高、技術資金密集、吸納就業能力強。青島是國內重要軌道交通生產基地,龍頭企業規模較大,形成了比較優勢的產業體系。
船舶海工產業鏈73家
包括船舶、海洋工程裝備、游艇、零部件、集裝箱等行業。
電子信息產業鏈193家
包括電子產品制造(不含家電)、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
制表張圣龍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