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工商局發布了2014年全年消費投訴分析,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案件24932件。其中,八大類商品和服務消費維權指數案件13453件。據了解,網絡交易投訴高居不下,成投訴攀升較快的領域。
淘來電器商家不發貨
消費者牟先生在某網店購買了一臺掛燙機,付款后商家一直不給發貨,協商未果,遂投訴至12315。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經發貨,消費者表示滿意。
[發布]網購投訴居高不下
2014年網絡交易類產品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94.72,網絡交易類維權指數11月以前總體運行平穩,11月以后急劇攀升。市場反映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利用打折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有的網店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不自覺履行三包規定,送修時間長、返修率高、更換零件不使用新品;個別商家通過發布虛假廣告、對產品作不實描述、偽造產地等形式隱瞞商品和服務的真實信息,欺騙消費者等。
[提示]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進行網絡消費時:一要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網站;二要注重商品和服務的實際情況,不要輕信價格特別低的商品。三要注意保存相關網頁、聊天記錄和付款憑證等,盡量向經營者索取發票,以便事后維權。
買來冰箱愣是不制冷
消費者蔣先生在某商城購買的冰箱,送貨到家后發現冰箱不制冷,聯系商家要求更換新機,但是商家一直拖延沒有解決,于是投訴至12315。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為消費者辦理了換機,消費者滿意。
[發布]家電投訴季節性強
2014年家用電器及計算機類產品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90.25,家電類指數全年運行比較平穩,8月出現小高峰。主要原因是8月是消費者購買、使用空調等電器的高峰期,投訴量同比放大。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售后服務滯后,維修技術不過硬,存在反復維修等現象;有的家用電器存在安全隱患、附件質量差等問題;少數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經常出現黑屏、死機、電池待機時間短等性能故障。
[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季節消費品時,可以避開消費糾紛高峰時段,采取反季的方式消費。另外,要保留好消費憑證,出現問題及時維權。
買了新車“大禮包”沒了
消費者趙先生在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購車,購買時商家承諾贈送活動大禮包和保養一次,因購買時車玻璃被腐蝕,商家稱已經上報給廠家且正在處理當中。消費者近期趕到車行保養時,商家卻以銷售人員離職和領導不在為由推卸責任不予受理。經執法人員調解,車行同意為消費者免費處理車輛玻璃問題,提供保養服務,并盡快提供大禮包,雙方達成一致。
[發布]4S服務備受詬病
2014年交通工具類產品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86.7,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交通工具類指數全年運行總體平穩,峰值出現在5月。主要原因是5月車市活躍,車展促銷活動較多,引發投訴量上升。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少數商家未履行合同約定,如:有的商家違約卻拒絕退還消費者訂金、延時交車、配置與約定不一致等。
[提示]在選購車輛時,消費者要仔細了解廠家或經銷商的各項售后服務承諾,認真與經銷商簽訂書面合同。選購車輛后,要仔細對車的重要部件的性能、外觀、配置、油耗等交接表中所列內容逐項進行驗收。
新收割機就是“不干活”
管女士在某農機市場購買玉米聯合收割機一臺,因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無法正常使用。經銷商曾承諾退機,但是遲遲不給處理。
經工商執法人員調解,商家與消費者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經銷商同意退車。
[發布]假種子最傷農民心
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種子、化肥、農藥等質量不合格;農用拖拉機、收割機、農業水泵等質量不符或售后不履行三包義務;個別商家存在虛假宣傳、夸大宣傳誤導農民消費者;個別農用機械出現故障后,廠家維修時間過長,影響正常使用等。
[提示]在購買農用生產資料時要綜合考慮所購買的農資產品的價格、質量和服務,對產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以及適用范圍做詳細了解,一旦使用劣質農資造成損失,要保留好有關證據。
手機到手竟是翻新機
劉先生在某手機連鎖店購買一部手機,商家承諾是新貨,但手機到貨后經鑒定是翻新機,商家不給處理,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給消費者更換新機。
[發布]“雙11”后投訴量大增
2014年通訊器材類產品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64.63,通訊器材類指數全年運行平衡,11月出現峰值。主要原因是“雙11”各大電商以優惠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使得通過在網店購買手機的消費者增多,從而引發消費糾紛增多。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低價位手機多,假冒、雜牌、水貨、翻新手機充斥市場,無法保證質量;個別售后服務難兌現,商家不履行承諾的三包服務;手機出現非正常關機、通話質量差、顯示亂碼、外殼破裂等問題;有的新購手機實際功能與宣傳不符;個別手機出現質量問題后,長時間不能修復,售后不提供備用機等。
[提示]提醒消費者要從信譽好、規模大、實力雄厚的經銷商那里選購通訊產品,同時一定要保存好發票、“三包”憑證以及維修記錄。
買新外衣穿一天就掉毛
孫女士在某商場購買一件外衣,剛穿一天就發現衣服掉毛嚴重,后聯系商家協調處理無果,經執法人員協調,商家為消費者退貨。
[發布]服裝類投訴量下降
2014年服裝鞋帽類產品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66.97,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服裝鞋帽類維權指數全年處于低位運行,3月、12月出現小高峰。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涉嫌冒用名牌商標,銷售假冒名牌產品;個別服裝店存在無照經營行為;個別商家消費的服裝標識不規范、不完整,誤導消費者,如商品沒有吊牌,產品面料、洗滌標志、規格尺寸等不完整;個別商家不按“三包”規定履行包修、包換及退貨義務等。
[提示]消費者在換季購置服裝鞋帽時,要進行試穿并仔細檢查衣服外觀是否有破損,以免買到瑕疵產品。
辦美容卡差點被坑錢
張女士在美容美發店理發時,商家當初承諾消費者只要預存98元,就可以享受到本次理發免費。消費者交錢辦卡,發現卡內沒有錢,詢問商家,商家稱98元是制卡費、服務費等,并不是預存的費用。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為消費者卡內補交100元。
[發布]美容消費陷阱多
2014年美容美發類服務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41.76,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通常會以免費體驗作誘餌招攬顧客,一旦進店就會強迫消費者購買產品;個別商家極力向消費者推薦辦理優惠卡、會員卡等業務,辦理業務后,商家變更地點、更換服務標準卻事先不告知消費者。
[提示]辦理各種優惠卡時,一定要把繳費金額、消費方式及各類優惠項目與美容美發店達成書面約定。購買或使用各種美容美發用品時,要查看產品說明、標簽,選擇包裝完整、許可批準文件齊全的商品,對無產品說明的商品最好不要使用。
廚具到家臺面現裂紋
消費者鄭女士在某家具商場購買廚具,出現起泡、臺面裂紋、風干等質量問題,售后上門后也沒有徹底解決問題,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承諾及時更換和維修,并給予消費者1000元經濟補償。
[發布]家具質量問題較突出
2014年家居用品類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79.21,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家居用品維權指數全年運行平穩,峰值出現在11月。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不良商家為迎合消費者心理,故意混淆概念,誤導消費;少數家具存在質量問題,如剛買的家具就出現裂紋、變形、起鼓等問題;售后服務難保障,商家不履行承諾的三包服務等。
[提示]消費者購買家居用品時,要認真閱讀買賣合同中的主體材質名稱、三包要求等內容,查看產品的使用說明,選擇信譽較高的商家購買產品。(記者李德銀)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