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暑假,青島大學2011級機械及自動化專業的牛順幾乎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室外溫度接近30℃,位于頂樓的工作室溫度更高,他和同伴們與鉆床、打磨機日夜相伴,轟隆機器聲中枕腕入眠。雪球機槍、臺階除冰機、自動刷桶機、自由組合式典型凸輪廓線繪制儀……憑借著這種“拼命三郎”的沖勁,他的作品在省級、國家級比賽中獲獎。不久前,因為學業成績優異,加上在比賽中表現搶眼,牛順成功保送到東北大學。
家中電器他拆個遍
“工科男”牛順是個菏澤小伙,穩重踏實的他,自小喜歡動手實踐。拆過電動遙控車、老式電表、錄音機,家里的洗衣機、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壞了,也是他親手維修。小學、初中時期,牛順就開始做貝殼小臺燈、電動小船工藝品,到了高中假期,他還深入到汽車修理廠,體驗了2個月的修理工生活。
進入大學后,牛順加入了大學生創新實踐協會,開始了自己的發明設計生涯。大一暑假,牛順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跟著高年級同學做項目,到了大二,他開始摩拳擦掌自己做設計。別人打雪仗都是用手玩,牛順他們這群腦回路異于常人的“工科男”卻設計出機器,專門用來打雪仗。 “我們有一名組員來自吉林,說在東北冬天溫度很低,用手做雪球很凍手。于是我們就想不如模仿玩具槍,做一個既可揉雪球,又可發射的‘神器’。 ”2012年4月,牛順和4名同學開始合作 “打雪仗神器”——雪球機槍。
最初他們設計的雪球機槍雖然一次可做3個雪球,但無法發射。經過反復改進,機器加上了發射艙,雪球通過壓縮彈簧儲藏能量,當拉動扳機,雪球就被發射出去了。 2012年8月,這款雪球機槍獲山東省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優秀獎。
背著作品東北參賽
大三暑假,牛順又一次待在學校做國賽項目,這次他們的“寶貝”是自由組合式典型凸輪廓線繪制儀。據牛順介紹,設備上的五棱柱刻有不同圖案,可自由組合,畫出25種曲線,可以用于紡織等領域。今年7月,作為學校唯一團隊,牛順團隊帶著這一作品,代表學校參加在東北大學舉辦的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如何將體積不小的機器運到遙遠的東北,是牛順遇到的大問題。
“本來已經聯系好快遞空運過去,但沒想到比賽前5天,快遞突然說因為物品不規則,他們不能運送。 ”在想了各種方法后,最終牛順他們決定自己當“苦力”,把40多斤一米長半米寬的“大家伙”帶上火車,團隊一共5個人,1個人扛行李拿車票,其他4個人一起扛著機器,以這樣“奇異”的造型,他們順利上了高鐵,擔心車上震動機器出問題,牛順還帶了工具箱子,里面裝滿了備用零件。路上的辛苦沒有白費,順利到達后,他們最終獲得了比賽的一等獎。 “我到東北大學面試時,老師說對我們的作品有印象,我想這讓我加分不少。 ”憑借在比賽中的出色表現,他順利拿到了東大保研名額。
記者 王曉雨 實習生 劉明瑤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