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丈母娘平反
繼“惡婆婆”、“作媳婦”、“兇繼母”和“貪小三”等壞女人形象被放大受唾罵后,“丈母娘”這個其實連女兒也難以駕馭的群體也被妖魔化了。
從“丈母娘推高房價”到“非公務員不嫁”,如今許多社會問題都拿丈母娘說事,將丈母娘視作一些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
一直以來,“婆媳關系”的家庭倫理劇是熒屏的一大亮點,時間久了,觀眾也出現審美疲勞。如今,反映女婿和丈母娘關系題材的電視劇接踵而至,《丈母娘來了》、《新女婿時代》、《我和丈母娘的十年戰爭》、《新上門女婿》、《當婆婆遇上媽》……影視作品過于放大了家庭關系、代際關系之間的矛盾,被夸大的文藝作品往往并不能代表現實生活。有句老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而從社會學家的研究結果來看,民眾的滿意度肯定是丈母娘和女婿的關系要好過婆媳關系。我們所要探討的不是單純個案,而是普遍反映整個社會基本狀況的兩代人關系。一位準丈母娘說:“我看了電視劇,不少都把丈母娘妖魔化了,其實也沒那么夸張,而且丈母娘為難女婿,也是為了孩子好??蓱z天下父母心,誰不希望女兒能夠有一個完美的婚姻與歸宿。所謂苛刻的擇偶標準,多數是每一個丈母娘都會關心的內容,選女婿就是選半個兒子。”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指出,繼“惡婆婆”、“作媳婦”、“兇繼母”和“貪小三”等壞女人形象被放大受唾罵后,“丈母娘”這個其實連女兒也難以駕馭的群體也被妖魔化了。有網站在“您認為哪些群體推高了房價”民意調查中所設置的選項:“丈母娘”、“婆婆”、“未婚女青年”、“二奶”竟全是女性。將公務員職位的搶手、房價的瘋長怪罪于“丈母娘”的“剛需”,顯然是打錯了板子,成為“女人禍水”的翻版。其實,房價飆升的原因是GDP政績、房產商逐利,還是丈母娘的“剛需”釀成?報考公務員熱是附加于公務員身份的穩定薪酬、稀缺權力的引力,還是丈母娘的世俗、勢利所致?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桿秤。更何況,那位被逼考公務員的“準女婿”的女友最了解自己的母親:“考不上,莫非還真把我們拆了不成?”
無論影視作品還是開發商,把丈母娘塑造得太“兇神惡煞”了,許多現實中的丈母娘是非常反對“無房不嫁”的。“我女兒都快30歲了,到現在還沒有男朋友,我對女婿要求一點都不高,只要人品好,有房無房無所謂。”趙女士說,她身邊和她同樣情況的家庭不在少數,好幾個朋友也都是這樣想的,“真不想讓女兒成為剩女。”
很多對擇婿要求苛刻的丈母娘是吃過很多苦的,生怕悲劇在女兒身上重演,習慣用金錢衡量周圍的一切,她們秉持著“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將來好”的信念,希望女兒能有一個完美的婚姻與歸宿。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