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青島藏馬山,南靠陡崖子水庫,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長阡溝村,被稱為“青島的九寨溝”,也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這一處168戶的村子分為四個自然村,坐落在山腳下狹長的山溝里,有的人離開村子打工,接著又回來,有的干脆就沒有出過村,在他們的眼里,長阡溝的村里有自己的根。如今,村子東側的新社區正在建設,不但住上了樓房,還將用上了電熱炕,村民眼看著就要住進“景區房”,可村民對于老房子的感情不舍得丟。在村里人的眼里,一頭是對于現代生活的向往,另一頭是對村落的懷念。
●山花爛漫媲美九寨溝
進入西海岸新區后,車輛沿著濱海大道直行,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彎路,一排一排的大棚展現在眼前,這些村里人承包種植的藍莓。站在村子前向北遠望,是已經入冬的藏馬山,記者清楚地看到,除了那些四季常綠的植被外,更多的還是那些焦黃的枯葉。而長阡溝的南側是陡崖子水庫,也是一處重要的水源地。
在村委會的門口有一處古井,84歲的陳奶奶正在洗衣服,水就來自旁邊的這口古井。她說,這口老井什么時候建的,她也不清楚,反正比自己的年齡大,養活著村里的百余戶人家。村民給老井的周圍鋪上石頭,還壘砌起來一堵一米高的墻,墻壁上立著一塊圓形的石板。不僅僅是她,村里的其他人也說不清這口井的歷史,僅僅告訴記者,從他們記事以來,這口井就一直在滋養村里的人。喝一口老井里的水,滿嘴都是長阡溝的家鄉味。有的村民曾經外出打工,可心里放不下家鄉的水和飯菜。
相比以前,“長阡溝的生活已經變樣,家家戶戶手里也有錢了。”在長阡溝的村子里,這是村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隨著藏馬山旅游資源的開發,長阡溝村的村民也沒有閑著,有的趁著土地流轉時,承包了村里的土地種植藍莓,一年收入甚至比在外打工還賺錢。有人甚至進行了統計,全村甚至有12年沒有新人嫁過來。可如今,長阡溝的村民腰桿子挺直了,用村里人的話來說,已經搬出去的人想要再搬回來,那可得經過全村里人的同意。
長阡溝引進了四家企業,這些年讓村子富裕了起來。在村子的東側,一排排的樓房正在建設,這里將成為居民的新家。居民很快就能搬到樓上,家家戶戶將分到約12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城里人用上的集中供暖、沖水馬桶之外,村里還給配上具備韓國技術的電熱炕。
素有青島九寨溝之稱的長阡溝,它的美麗跟藏馬山是分不開的。“你們來的時節不對,如果在春夏到了這里,就能看到我們村的美。那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樣子,村子里不少人舍不得村子,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山村。”村民告訴記者,長阡溝有山有水,地里有藍莓、蔬菜,而且,藏馬山現代農業產業園還跟德國的企業合作,引起兩萬多株高山杜鵑,將成為藏馬山的新看點。另外,藏馬山的滑雪場也將在近期迎客,村民還一個勁地向記者推薦,臉上的笑容里有說不盡的驕傲感。有的村民告訴記者,如今他們更舍不得離開長阡溝,除了村里的生活越來越好之外,也是因為埋在心里的鄉愁,那份割舍不了的濃濃的家鄉情。
■三個村民的鄉愁
薦世華 63歲
回村為了這里濃濃人情味
眼看著將要住進新樓房,村里的人也有不舍得,擔心上樓之后是否適應,不過,那畢竟是美好生活開啟的象征,村民滿懷期待。同時,村里的老房子、村口的老井,又是那么不舍得,村民說,一磚一瓦都是老村的情懷。有的人外出打拼多年,從城區又回到了村子,有的人一輩子都留在長阡溝,誰也說不清這種羈絆的感覺。在他們的眼里,鄉愁就是那么簡簡單單地存在著,他們默默地守在這個村落里,這輩子都沒有了離開長阡溝的念頭。
臧運勝 63歲
這口井誰也說不清它的歷史
長阡溝村的村書記丁福秋說,村頭的古井養活著一村人,這口井時常有人取水。村民說,村子基本都通上了自來水,可還是喜歡從井里打水吃,在他們看來,井里的水實際上是山泉水,泡茶做飯的口感也是格外好。
臧運勝已經63歲,一直戀著村子,在村里找了看大門的工作,同時還可以給村里打工,一個月也有七八百元的收入。這些年來,他吃老井里的水習慣了,基本每天都到井邊挑水。“就算從溝里舀水,也比其他地方的水好喝。”老人告訴記者。在村委辦公室,他還放著一副扁擔和兩個水桶。等到沒有水的時候,臧運勝拿起扁擔挑起桶,徑直到老井里打水。
站在井邊向里面看,井水算得上豐足,水也清冽。老人一彎腰,水桶落在井里,手上用力抖動,一桶水就拎了上來。這也成了他鍛煉身體的方法。從村里重新規劃之后,他的家就搬到了村西邊。遇到周末,在原膠南的孩子就回家,帶著孫子來看望自己,也嘗嘗村里山泉水做的飯菜。他說,自己也說不清這口井的歷史,井從自己小的時候就存在。但是,這口井卻養育著村子里的人。
薦世強 67歲
以前要女兒錢,現在給她們錢
守著村東頭的新樓房,67歲的薦世強滿心都是憧憬。記者了解到,這處安置區預計總投資2.5億元,按照國家綠色星級標準,建設多層安置樓房600余套。依山傍水的村莊,像極了藏身山里的現代城。社區配套1.5萬平方米高標準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幼兒園、衛生服務站及旅游商業服務設施,以及水、電、暖氣、有線電視、燃氣等服務設施。社區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6月28日開工建設,對長阡溝、賀吉溝等8個自然村實施整體搬遷安置;二期工程將對曾家官莊、河西屯等5個自然村實施搬遷集聚。
■新聞延伸
藏馬山的由來
“東有嶗山,西有藏馬。”這個說法在坊間流傳。其實,藏馬山名字由來已久,傳說由一匹白色駿馬偷偷從天宮跑出,被天兵追趕的過程中來到膠東半島,藏身在一座大山之上,天兵追趕七天七夜毫無所獲。后來,傳說這匹白馬就在這座山里,也因此有了藏馬山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