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26日訊 “兩年義務兵,時間過的好快,現在還清晰記得大三那年踴躍參軍的一幕幕,今年20歲了,我比兩年前懂事了許多。”王辰啟自言道。
濟南小伙王辰啟,90后,超過1米9的身高,典型陽光大男孩,青島消防浙江路中隊消防通訊員,2012年12月入伍。
本文是記者用手中的筆和相機完整記錄了王辰啟退伍前最后一班崗的點點滴滴。
堅守最后一班崗
根據安排,11月25日是王辰啟軍旅生涯最后的一班崗,也是王辰啟退伍的日子。
5點半起床、5點40分跑早操、收拾個人衛生、6點半洗刷、7點鐘吃早飯、7點半交接班……像平常一樣。
就要回家了,前兩天,王辰啟刻意去剪了一下頭發。
“必須要精神抖擻地回家。”王辰啟表示。
交接班后,王辰啟在班長的帶領下開始了新的一天。將消防車開出車庫熱車、對消防工具進行例行檢查維護、站崗、待命……閑暇時,王辰啟還給記者普及了一下消防知識。
作為一名消防通訊兵,在接到消防指揮中心指令后,主要負責接收指揮中心相關滅火指示,了解火災情況,根據指揮中心派車單的要求,傳達相關派車任務,開始做相關準備工作。隨后選擇通往著火地點的最近道路,為駕駛員導航,到達火災現場后,對火場進行偵查,向現場的消防戰斗員報告火災相關情況,以便戰斗員選擇滅火工具。與此同時,還要負責滅火期間影像資料的拍攝和整理等工作。
堅守最后一班崗,即使是退伍當天。
“只要穿一天軍裝,就還是一名軍人,無論怎樣,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如果有救援任務的話,我也在所不辭,勇往直前。”王辰啟表示。
軍旅生涯,其實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時間和工作的安排都有嚴格規定。雖然在部隊的生活單一重復,可王辰啟還是舍不得這樣的生活和工作。在他看來,正是在浙江路中隊工作和生活的兩年時間,對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啟發和幫助很多,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鍛煉出自己堅定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決心。
兩年僅見父母三次面
參軍兩年來,王辰啟與父母只見過三次面。
“兩年時間并未回過家,當兵這是難免的,家人在我新兵連來過一次,下隊后來過兩次,上次與父母見面是在去年七月份,父母太費心了,不想折騰他們大老遠的來看我,最重要的是不想讓他們操心。”王辰啟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新兵軍種是隨機產生的,不存在任何主觀因素。一開始,王辰啟也沒有想到會被分配到消防隊,得知自己是消防兵后,心懷顧忌是再所難免的,畢竟每天與火災打交道并不是什么好事。
“水火無情一點不假!”王辰啟感嘆道。
經過新兵連三個月的訓練,王辰啟被分配到浙江路中隊服役。“一開始都是從戰斗員做起,直接參與滅火救援。剛開始執行滅火任務還是挺害怕的,特別是一個人單獨在某一處執行任務時,但是作為一名男子漢,越怕什么就越應該克服什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練之后,我的膽量變得越來越大了。”王辰啟如是說。
令王辰啟記憶猶新的一次滅火任務發生在去年,上海路某玩具廠起火,火勢兇猛、濃煙滾滾。浙江路中隊按照指令執行增援任務,據了解,當時王辰啟剛下隊僅四、五個月,與中隊其他戰士一同參與了滅火任務。
王辰啟回憶道,當時現場對我的觸動很大,火場濃煙隔著兩三米都看不到人,那時候隊長讓班長帶著我進入火場內救援,第一次參加這么大的火場救援,很銘記但也挺害怕,那時候班長的空氣呼吸器沒有氧氣了,班長就讓我自己在現場滅火,突然頓時感覺自己責任重大,沒多想,全身心投入到滅火救援工作中。
近兩年的時間,王辰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滅火救援任務近300起,這其中救起過上至80多歲的老人,下到10幾歲的孩子。
作為一名消防通訊員,對所屬轄區相關道路和消火栓等信息必須做到了如指掌。整個轄區107條路,272個消火栓的具體位置,王辰啟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
王辰啟長大了
兩年前的自己,還是一個家長手里的掌上明珠,兩年過后,王辰啟似乎長大了很多,他變得沉著穩重、有責任心了,這應該是王辰啟的父母非常欣慰的。
據通訊班班長回憶,王辰啟下隊后第一次參與大型救火時非常緊張,他在對講機中說話的聲音已經十分顫抖了。隨后,在我的幫助下,王辰啟慢慢冷靜下來,最終完美的完成任務。
“經過兩年的鍛煉,王辰啟已經相當成熟,遇到再大的事他也應該能夠輕松解決。”通訊班班長如是說。
據了解,王辰啟參軍前正在大學讀計算機專業,談到退伍后的打算,他說:“還好,在參軍的這幾年并沒有扔下自己所學專業,回家后還是希望做以計算機為主的相關工作,想往平面設計、動漫設計等方面發展。”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軍人對軍營的那份愛是那樣的真實和不做作。王辰啟說:“以前只是一直聽說當兵可以是一個人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鍛煉,這話一點不假。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我的個人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這是十分寶貴的。”
談到去年送老兵時的感覺,王辰啟表示,去年,大家一起為一名消防通訊員送行,比我早一批,也是義務兵,當時他把通訊班的工作毫無保留的全部教給我,我們私下關系也非常好,當時他過來要抱我的時候,我真的是失聲大哭。送老兵是部隊每年最傷感的日子,都生活在一起的戰友兄弟,突然退伍了,特別舍不得。
時間飛逝,今年要退伍的輪到自己了。
摘下肩章、臂章、打包、收拾行李,和一起浴血奮戰過的弟兄們一一擁抱,再看看消防服,最后向中隊的消防車敬個標準的軍禮,遠去的王辰啟眼含眼淚……(記者 徐愷 實習記者 竇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