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主動失聯”與親子關系 留學困惑專家幫你釋疑

2017-09-01 07:51:53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子女留學困惑 專家幫你釋疑

\
\
\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54萬,其中高中生占很大比例。出國留學已經進入大眾時代。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時就開始為孩子接受國際教育、出國留學發愁、焦慮!這些送孩子出國的家長們,有的是一頭霧水,有的病急亂投醫,有的則認為,國內所有的教育問題都可以“一送了之”;而另一方面,剛剛脫離了家長精心庇護的羽翼,就要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里經歷風雨的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心理的指導和支持。

有著30多年國際教育領域工作經驗的肖堰,走訪過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大、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培訓企業,現任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委員會委員。 2010年,她當時只有15歲的女兒,通過自主申請,送到了美國讀寄宿高中,后又以同樣方式申請進入了美國的大學。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自己送女出國深造的經歷,肖堰寫成了 《留學十問——圈內媽媽與教育參贊的對話》一書,供有心送子女出國深造的家長們參考。書中采訪了長期在駐國外使領館工作的兩位教育參贊,他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 本欄從中選取一些內容,供島城家長們參考。

觀察一 恰當看待出國留學

雖然擁有著豐富的國外教育信息,但是肖堰在女兒真正面臨是否出國做小留學生時,還是特別謹慎。那時女兒在北京的人大附中讀書,即將初中畢業,面臨在國內參加中考,還是準備申請美國寄宿高中的選擇。為此,肖堰和女兒坐在一起,讓女兒列出出國留學和不出國的理由,然后發現“答案就非常清楚了”,女兒自己也想留學。

“一定不能被裹挾,然后跟風去留學。沒有一個教育體制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中國是這樣,國外也是這樣。 ”肖堰認為,家長應該想明白送孩子出國留學是為了什么,還要充分了解孩子,尤其要了解孩子是否具備出國留學的條件。雖然中國優質的教育資源可能比較稀缺,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國內各方面表現不如人意的孩子到國外就一定可以脫胎換骨,國外通常考核標準更加多元,孩子可能會面臨更加激烈和殘酷的競爭。

擔任過大學講師、中國教育部人事司處長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的薛浣白參贊,有著一線教學、國家教育宏觀管理和大學行政管理工作經驗。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擔任教育參贊期間,讓她不論是在國外工作還是回國后,都會遇到不少家長的一種認識誤會:“既然國內升學壓力大,就通過把孩子送出國門而解救他們出苦海。在這些家長看來,似乎出錢把孩子送出國門學習,就解決了孩子學習的所有問題,自己也可以徹底卸下家長的負擔了。 ”而現實告訴我們,出國學習,特別是開始階段,問題困難會接連不斷出現,挑戰也會逐漸增大,考驗也才剛剛開始。出國學習,不是出國觀光。如果認為孩子在國內問題太多,送出國學習一切就能迎刃而解,那是徹底的誤區。

還有不少家長因為斥巨資送孩子到國外留學從而增加了對孩子的期待,而缺乏沒法上頂級學校的風險意識。“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和因為孩子學習不好送出國,一樣是不恰當的。 ”肖堰指出。因為,在出國留學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父母和孩子必然的教育選擇時,一個簡單的事實是,那些能走進美國頂尖大學的留學生比例。 “實際上的概率不足1%,且是尖子生池子里的1%。 ”

觀察二 “主動失聯”與親子關系

“現在我們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就是幫助國內家長找孩子。 ”一位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的工作人員曾經這樣對肖堰說。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孩子的“失聯”是完全自愿的,因為他們不愿意家長找到他們、聽家長萬里之外還在嘮叨;或在與家長產生意見分歧時,承受來自家長不斷施加的壓力。

讓肖堰感到慶幸的是,她女兒在15歲出國后的7年中,與她始終保持著一周一次的視頻交流,短則1小時,長則2—3小時,幾乎從未斷過。此外,還有近3年時間,女兒會一周給她寫一次“書面報告”:生活學習,娛樂交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無所不包,無所不聊。

而“為了這樣的‘慶幸’,我們準備了十多年。 ”肖堰在書中說。

“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模式,決定孩子離開之后跟父母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溝通,你對他的支持和幫助會有什么效果。 ”肖堰認為,家長一定不能從孩子已成人或者出國后,才考慮和他們的關系。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薛浣白也反復提醒決定送孩子出國學習的家長:“要在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期,好好鍛煉他們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自我規劃、自我管理的能力。 ”

肖堰認為,子女在12歲以下還處于依賴父母的“有效期”,父母應該在這個時期對孩子制定規則、設定邊界、矯正行為。有些家長在早期對孩子進行放縱,等到孩子入讀中學或出國留學后,反而過分嚴格,甚至還帶有強迫性,但實際上這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已過了最佳期和 “有效期”,讓親子間的關系適得其反。

此外,不少未成年留學生的家長會寄希望于國外寄宿學校代替父母行使管理的職責,肖堰對此認為,雖然很多國外的寄宿學校有復雜的規章制度,但這些只是主要針對吸毒、喝酒這些嚴重違紀行為。孩子是否會合理安排時間,上課是否認真聽講,作業會否按時完成這樣的事情,完全要靠學生自覺,這時就需要父母繼續適當行使約束、管理、提議、建議的職責。而對于當下流行的全職陪讀媽媽,肖堰建議慎重考慮,“如果全職媽媽為了孩子放棄所有,對孩子本身就是壓力。 ”孩子不會因為媽媽放棄自我而領情;媽媽卻很容易因為自己付出太多而成為“怨婦”。

觀察三 亟待提升獨立能力

駐芝加哥領館前教育參贊陳維嘉,曾做過大學講師、副教授和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也同樣有著豐富的教學一線和大學行政管理經驗。

“有一些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比較弱,生活學習中碰到問題不知怎樣應對和處理。有的孩子心理也比較脆弱,又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容易陷入與周圍世界不相容,甚至抵觸的情緒之中。 ”陳參贊說。

薛參贊也表示,學生獨自在外,對他們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其中包括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國有的留學生哪怕是最基本的到校聽課、完成作業,都難以做到。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學生很容易通過上網玩游戲,聚會玩樂,毫無節制、甚至放縱自己。這種現象在加拿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在國內時,往往家長又包辦得太多,許多問題都讓家長提前幫助解決了,把路都鋪好了。當學生獨立在外時,會一下變得茫然不知所措。再加上環境、學業的壓力,一些學生就會出現放縱自己,放棄學業,終日以玩樂度日的現象。

薛參贊反復提醒決定送孩子出國學習的家長,“要在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期,好好鍛煉他們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自我規劃、自我管理的能力。 ”

專家建議

出國留學,早準備

頻頻見于各種媒體關于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各種問題的報道,一定會讓廣大家長和學生在完成了留學申請后,對邁出國門后的一切未知和不確定感到茫然不安,甚至焦慮恐慌。

兩位參贊通過幾年在駐芝加哥和溫哥華領館教育組的工作所接觸到的第一手信息和實例,也道出了中國留學生頻頻遭遇的四大困難和挑戰,除了前面提到的亟待提高的獨立能力外,還包括排在第一位的語言能力,需要明確的學習目的,以及不同文化帶來的沖擊。而與日俱增的交通事故、心理疾患、因對法律法規的無視無知產生的隱患,更是觸目驚心,令人心痛!

所以,在肖堰看來,留學準備,絕不只是托福、SAT、GRE等考試;出國留學,也不僅是孩子一種新學習形態的開始,而是會讓孩子獨自面對更多困難、更大挑戰、也因此而會帶來更大半徑更多可能、同時也會帶給父母更多成長更大豐富的人生新開端。為了這樣的全新,留學準備,不應該僅始于出國前,而是越早越好!

參贊觀點

1.何時留學好?

不建議在小學、初中時把孩子送出去。

2.大學排名看哪個榜單?

在眾多的大學排名中,美國《新聞周刊》的大學排名最具參考價值。

另外三家較權威的機構分別是:上海交大的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英國的QS公司;英國《泰晤士報》的排名(THE)。

3.擇學訣竅

選本科,應著眼于選學校;讀碩士,要重點選專業;讀博士,主要選導師。

4.消費水平

勿炫富。盡量維持與周圍其他留學生相近的消費水準,避免引起不法之徒的關注。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