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疾控發布提醒 市民應正確識別中暑并有效應對

原標題:實用“四字訣”助你應對炎炎夏日

繼7月2日18時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后,青島連續多日出現高溫天氣,未來多地局部氣溫將達37℃以上。目前,城陽區、嶗山區相繼發布高溫黃色預警,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等將高溫黃色預警升級為高溫橙色預警。在氣溫過高、濕度大、風速小等條件下,非常容易引發中暑。7月4日,青島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熱死人”可能不再是一個夸張的形容詞,市民應正確識別中暑并有效應對。

中暑分為三個階段

什么是中暑?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由于水和電解質丟失過多、散熱功能障礙,導致人體核心溫度過高,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性疾病。老年人、孕產婦、孩子、患有慢性病或過分疲勞的人,更容易發生。

中暑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露端倪”,先兆中暑是指市民在高溫環境中,出現頭暈、乏力、口渴、多汗等癥狀,此時身體已發出“警報”。這個階段就像是高溫向人體發起的“試探性攻擊”,如果及時察覺,轉移到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恢復正常。

第二階段 “來勢洶洶”。輕度中暑除上述癥狀加重外,體溫一般會升高至38℃以上,患者面色潮紅,就像剛跑完一場激烈的長跑,皮膚發燙,整個人煩躁不安,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坐立難安,有的還可能惡心、嘔吐,感覺胃里翻江倒海。此時,患者需立即停止活動,轉移到涼爽通風處,解開衣服,用濕毛巾降溫,并補充含電解質液體。

第三階段“危險升級”。重度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表現為肌肉抽搐疼痛;熱衰竭表現為患者面色蒼白、身體虛弱,整個人虛弱得像一攤軟泥,隨時可能暈倒;熱射病最為嚴重,堪稱中暑界的“終極 BOSS”,患者體溫超40℃,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需立即撥打120,爭分奪秒降溫搶救。

掌握 “四字訣”應對高溫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掌握實用 “四字訣”,可以幫助市民輕松應對炎炎夏日。

首先是“躲”字訣,即避開高溫鋒芒。專家建議,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是全天最熱時段,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戶外停留。若必須外出,選擇清晨或傍晚,并做好“硬核防曬”,遮陽帽等裝備戴起來,防曬霜涂起來。

其次是“補”字訣,即及時補充水分。市民應主動飲水防脫水,別等口渴才喝水,建議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淡鹽水或低糖電解質飲料。成年人每日至少飲水1500到2000 毫升,高溫或大量出汗時需增加。市民應隨身攜帶水杯,尤其注意提醒老人、兒童定時補水。

第三是“涼”字訣,即打造清涼環境。市民在夜間和清晨時段可通過開窗通風降低溫度。室內濕度不適宜時,可以使用除濕設備調節室內濕度,室內溫度較高時,可以使用降溫設備降低環境溫度。專家介紹了一個物理降溫小妙招,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或用涼水輕拍手腕、頸部等大血管部位,可以快速帶走熱量。

最后是“護”字訣,即做好重點人群防護。對于兒童、老人、孕產婦、戶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在高溫天氣中,應給予更多關注,密切關注身體變化,避免發生中暑。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徐小欽 通訊員 葛南)

/ 相關新聞 /

高溫天氣

警惕熱射病

高溫預警來襲,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提醒市民警惕熱射病:該病是中暑的最重類型,一旦罹患,死亡風險極高。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每年夏天都會收治不少熱射病患者,該科室副主任醫師郭勇表示:“熱射病是由于人體長時間處于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人體溫度調節中樞失衡,通俗講就是人體產生的熱量來不及散發,導致人體核心溫度(可通過肛表測量)超過40℃,它可不是普通的中暑,而是一種致命的急癥。它就像體內的火災,不僅會灼傷大腦神經系統,而且還會造成肝臟、腎臟、心臟等多臟器衰竭。”

郭勇介紹,熱射病可分為兩種類型:勞力型熱射病,多見于高溫下劇烈運動的青壯年,如運動員、外賣員、建筑工人、軍訓期間學生、軍人等,發病急驟,病情進展快,死亡率較高;非勞力型熱射病,又稱經典型熱射病,多見于體弱的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等體溫調節能力較弱的人群,通常因為環境悶熱,通風不良導致,發病較慢且隱匿,容易忽視。

郭勇提醒市民,熱射病的典型癥狀表現為高熱、無汗和意識障礙或抽搐。一旦發現有中暑的患者,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出汗、面色潮紅,這個時候要提高警惕,在等待專業醫療救護的同時,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為患者救治爭取時間,減少并發癥。熱射病救治必須迅速及時,現場急救尤為重要,可以說每一分鐘都關乎患者生命。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徐小欽)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7/05 10:01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