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五月青島TIR發運量出口貨值增長超三倍
青島國際道路運輸規模質效領跑全國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本報6月29日訊 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充分發揮青島作為“四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定位優勢,引導運輸企業積極拓展國際道路運輸“藍海”市場,提升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TIR、GMS國際道路運輸業務實現“雙輪驅動”,發運規模及運行質效保持全國前列。
根據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最新TIR作業數據統計,今年1—5月,全國TIR國際道路運輸累計發運590車次,其中青島TIR發運量達到169車次,同比增長245%;出口貨值為1.21億元,同比增長329%,總發運量及運行質效繼續保持全國首位,這意味著每天至少1輛TIR車輛從青島出發駛向俄羅斯或中亞地區,青島TIR國際道路運輸步入發展快車道。
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全球性跨境運輸海關通關便利化系統。相對于傳統國際道路運輸模式,其優勢在于,運輸車輛在口岸通關過程中只需核對TIR證件信息、檢查車輛海關封志,無需重復開箱查驗,真正實現“門到門”“點對點”的運輸服務。同時,由于TIR證本身可以提供最高10萬歐元的海關擔保,從事TIR運輸的承運人在通過過境國時無需繳納貨物關稅擔保金,極大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風險和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青島共培育TIR持證人企業15家,持證人數量居全國首位。依托上合示范區傳化國際物流港TIR國際道路運輸集結中心和膠州海關指定監管場所,已先后成功開通并常態化運行中俄、中吉烏、中哈等3條全省首發TIR國際道路運輸線路,覆蓋俄羅斯和中亞地區主要物流節點城市,線網密度不斷加大、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自2024年9月協助交通運輸部在青舉辦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國際道路運輸專題培訓以來,市交通運輸局搶抓國際道路運輸發展戰略機遇期,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引導企業拓展國際道路運輸發展空間,目前已培育3家具備GMS國際道路運輸資質企業,接續實現青島至曼谷、金邊等3條線路全國首發,在全國范圍內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5月14日,中國至越南河內國際道路運輸線路開通活動同步在廣西南寧、云南昆明舉辦。其中,廣西南寧至越南河內線路發運中方貨運車輛共12輛,其中6輛為青島車輛。青島城運現代物流集團參與的首運車輛在返回青島時,還配載了22噸菠蘿蜜。這批進口水果在青島東方鼎信國際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銷售,進一步豐富了市民的“果盤子”。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