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僅好看還好吃!北宅11萬余株嶗山仙菊進入收獲期
菊花入茶并不稀罕,但能包餃子能涼拌的菊花可算是稀奇了。而這種又好看又好吃的菊花在嶗山區北宅街道試種成功,今年開始大面積推廣,最近已經進入收獲期。據了解,這種名為嶗山仙菊的菊花是當地居民李世嘉從國外引進并經過多年選種培育而成,今年在當地推廣種植110畝共11萬余株。并且嶗山仙菊在道路旁、樹木下種植都可以生長,多山的北宅特別適合種植,這已經成為當地百姓致富的一條新途徑。
“好養活”菊花鋪致富路
為了一探嶗山仙菊的究竟,記者來到嶗山區北宅街道下葛場社區附近的山上,道路兩邊開著黃色的菊花。李世嘉告訴記者:“這就是嶗山仙菊!”
與記者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原本以為沾了“仙”字嶗山仙菊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會比較苛刻,沒想到在山路兩邊就能生長。而順著李世嘉的指引,附近山坡上修理的梯田里,開滿了這種菊花,而這里就是一個嶗山仙菊種植相對集中的區域。
“我們推廣的嶗山仙菊以林下種植為主,不需要特別好的土地也可以達到生長條件。”李世嘉帶記者沿路上山,一路上兩側的地里都是黃色的嶗山仙菊。有意思的是,這些地里還套種了不少其他經濟作物,例如葡萄等,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
李世嘉介紹,今年是第一年推廣種植,從目前收獲情況來看算是成功的。“這些嶗山仙菊是給當地居民種的,他們種好了之后我來收,對他們來說收入是很可觀的。”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嶗山仙菊的管理比較簡單,只用有機肥,基本不用怎么管理。第一年下來,每畝地基本上能收獲四五千元。并且嶗山仙菊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第二年、第三年還會繼續開花;再加上它的生長能力特別強,以后每年的開花量都會翻番,居民的收入也會跟著翻番。
收購回來的嶗山仙菊有一半會用來做鮮食菊花,直接供應市場,還有一半會用來做成干花儲備起來。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對這種新奇的菊花很感興趣,很多客商紛紛接洽。而嶗山仙菊采摘后保存得當的話存放一周時間都沒問題。
主打健康牌做出菊花宴
一邊跟記者介紹,李世嘉一邊順手摘了一朵菊花,摘下花瓣放到嘴里嚼起來。“可以直接吃,真的很好吃,有股甜味,你嘗嘗。”記者也嘗了幾個花瓣,的確有淡淡的甜味。他說,這種菊花不僅可以做成干花,直接吃,甚至可以弄出一整桌的菊花宴來。
我國自古就有賞菊、食菊的習慣。嶗山仙菊是一種食藥同源的花卉,菊花宴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健康飲食。據了解,嶗山仙菊的吃法很多,可鮮食、涼拌、熱炒、油炸、做餡兒、做湯、制餅,甚至涮火鍋。“其實它的吃法跟普通的蔬菜吃法大體差不多。”李世嘉說道。
嶗山仙菊做成菊花茶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據了解,經過幾年的研制,嶗山仙菊鮮花經特殊工藝加工制成干花做茶,既保留了鮮花的營養成分,又可長期保存,經理化分析干花中含有香味揮發油、菊甙、菊色素等物質,尤其是黃酮類化合物、氨基酸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是很多蔬果所無法比擬的。嶗山仙菊茶在沸水的沖泡下又會重新舒展花葉,不久一朵栩栩如生的菊花便在茶杯中盛放,是集養生與觀賞性于一體的新式花茶。
據李世嘉介紹,嶗山仙菊茶沖泡后湯色金亮、口感甘爽,還有很多養生的作用。李世嘉還表示,嶗山仙菊的藥性比其他的菊花雖然弱些,相比之下更適合飲用和食用,但它同樣具備菊花的藥理功效。
期待解鎖更多“玩法”
其實,嶗山仙菊的“老家”并非是嶗山。
據李世嘉介紹,嶗山仙菊由脫毒鮮食菊花栽培而成,是從國外引進的,“最早我是在朋友家里看到他種了幾棵這種可以吃的菊花,覺得很稀奇,就打算引進來。”從2010年開始,李世嘉就開始引進試種,一開始只有十多棵苗,經過精心培養發展成現在這樣的規模。當然,培育過程中也會碰到很多困難,但他仍然堅持研究,最終將這一國外品種培育成適合本地環境的品種。
嶗山仙菊不光可以采摘后銷售,不時能看到有市民驅車前來采摘。當地政府聯合農戶準備將嶗山仙菊的采摘打造成為北宅采摘的新熱點,在不久前舉行的豐收節上也做過宣傳,很多市民因為好奇前來一探究竟。李世嘉說,目前他們的采摘基本上免門票,采摘的鮮花也是按斤稱量。
作為第一年大面積種植就成功了,李世嘉和當地政府居民都頗感欣喜,圍繞這一新奇的菊花當地還準備做大文章。文/圖 半島記者 李曉哲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