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山東建筑業用工制度改革:賦予企業用工選擇權

2017-12-29 10:29:55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山東建筑業用工制度改革:農民工可直接和總承包簽約

日前,省住建廳印發《山東省建筑業勞務用工制度改革試行方案》,2018年元旦起,在我省建房子、搞市政工程,施工企業需要用工,一律不再要求必須經過“有資質的勞務企業”來用工。施工單位可以直接和工人簽合同;工人也可直接找施工單位簽合同。哪怕一個農民工,也可直接和總承包簽約;也可自創小微公司,找建筑企業攬活。

《方案》原文是這樣說的:全省范圍內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一律取消對勞務企業的資質及其安全生產許可證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不再將建筑勞務企業的資質及其安全生產許可證列入建筑市場監管事項。

就是說,這次改革,賦予建筑業企業更多用工選擇權:從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工程總承包、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自主選擇具備相應作業能力和從業資格的勞務隊伍或建筑工人,既可以與勞務企業、專業作業企業簽訂勞務合同,也可以直接與勞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

同樣地,建筑工人也不必非得通過勞務公司才能接活了。《改革試行方案》提出,賦予建筑工人更多務工自主權,建筑工人自主選擇用工企業,既可以與勞務企業、專業作業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直接與工程總承包、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簽訂勞動合同。

以前的勞務公司有啥不好?換個大體相當的詞,叫“包工頭”,你就知道了。建企用工必須經過他們,工人攬活也必須通過他們,他們在中間一過手,就從工人的收入中“扒層皮”。但這些勞務企業,對他們本該履行的培訓、權益保護、社保等責任,又多半不落實。

現在,減少了勞務企業這一層級,有利于建筑工人提高收入、保障權益。同時,引導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保有一定數量的與其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骨干技術工人隊伍,提高建筑質量,促進建筑工人能力提升、權益保障。

當然,這樣做并不是解散勞務企業。一些勞務企業和建筑企業有穩定的合作關系,還是有生存空間的。

工人務工自主,是不意味著“一盤散沙”。 我省鼓勵發展“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支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組長組建小微企業或注冊個體工商戶,推動發展一批防水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手工木工和裝配式建筑施工等職業(工種)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以專業作業企業作為建筑工人的主要載體,逐步實現建筑工人公司化、專業化管理。

比如10名鋼筋工注冊一個公司:牢繃鋼筋工作業公司。這和以前的“勞務企業”有啥不同呢?

首先是門檻大大降低。以前的“建筑勞務分包資質”,要求這些條件:

(1)凈資產200萬元以上。

(2)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3)技術負責人具有工程序列中級以上職稱或高級工以上資格。

(4)持有崗位證書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不少于5人,且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勞務員等人員齊全。

(5)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的技術工人不少于50人。

現在,注冊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只要達到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注冊要求即可。

其次,作為小微企業,牢繃鋼筋工作業公司還可以享受當地對小微企業的優惠發展政策,享受人社、財政專項資金對建筑工人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

用工單位如何找到這些隊伍?《改革試行方案》提出,專業作業企業取得工商登記后,可持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到當地縣級住建部門報送其所從事的主要工種、聯系人等基本信息;縣級住建部門將報送信息在本部門網站公開發布。

但是,不管是勞務公司,還是專業小微,都要規范用工。跟工人簽訂勞動合同,履行應盡義務,保護建筑工人合法權益,對本企業的用工行為負直接責任。

《改革試行方案》還提出, 保護建筑工人合法權益。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嚴格實行施工現場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企業工資支付責任,依法按月足額發放建筑工人工資。建立健全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登記身份信息、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從業記錄、信用信息等事項,發布建筑用工和求職信息,逐步實現全省互聯互通。

此外,《方案》明確,積極改善建筑工人生產生活條件,全面落實施工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管理責任,嚴格執行作業安全勞動保護和職業健康各項規定,嚴厲查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問題,加快推進危險崗位“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提升工地宿舍和工地食堂設置保障水平。保障建筑工人的休息休假、民主管理、勞保福利、社會保險、職稱評定、文化生活等合法權益。將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的建筑工人納入保障對象,促進建筑業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型,推動建筑業農民工市民化,享受城鎮化政策。

同時,完善建筑工人培訓考核鑒定制度。落實企業培訓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建筑工人職業培訓制度,采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師傅帶徒弟等方式,對自有工人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推廣體驗式教育基地建設,確保上崗前掌握應知應會技能,運用信息化技術,開發網上學習培訓系統。

完善建筑工人職業技能鑒定制度,發展一批建筑工人技能鑒定機構,開展建筑工人技能評價工作。通過制定施工現場技術工人基本配備標準、發布各個技能等級和工種的人工成本信息等方式,引導企業將工資分配向關鍵技術技能崗位傾斜,調動建筑工人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到2020年培育100萬名職業化產業工人,中級工以上的建筑工人占比達到25%。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