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城市競爭力 青島排第58
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房價,改變城市世界》(以下簡稱《報告》),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城市以及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十強城市相繼出爐。
根據《報告》,中國21個城市入圍全球城市競爭力百強榜單,青島排名第58位。同時,記者查閱榜單發現,山東還有濟南(150名)、煙臺(166名)、東營(198名)三個城市入圍前200名榜單。
山東四城市入圍前200名
《報告》稱,測度全球1007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指數,結果刷新人們以往對城市排名的認知。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與新興經濟體中心城市開始打破固有全球城市格局,進入最具城市競爭力行列。
從排名來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分別是:紐約、洛杉磯、新加坡、倫敦、舊金山、深圳、東京、圣何塞、慕尼黑、達拉斯。其中,北美洲占5席,占據半壁江山;亞洲占據3席,歐洲占2席。
從國別來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美國優勢明顯,中國迅速崛起。美國城市整體優勢明顯,且發展水平較為均衡,前十強占5席、前二十強占9席,前100強占36席。
中國頂級城市表現良好,整體競爭力水平提升迅速,一些二線城市表現較為亮眼,除深圳進入全球十強外,香港、上海、廣州、北京進入前20強,21個城市進入前100強。這反映了中國城市發展已經從“中心聚集”進入“擴散外溢”的較高階段。
記者查閱全球城市競爭力2017-2018年度排名(前200名)發現,青島排名第58位。同時,山東還有濟南(150名)、煙臺(166名)、東營(198名)三個城市入圍。
中國城市之間差距較大
《報告》指出,在中國當前發展水平下,城市整體競爭力在全球城市體系中取得這樣的位置,表現實屬優異,但是也應看到,中國整體城市之間差距較大。
中國社科院—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首席城市經濟學家倪鵬飛表示:“信息科技中心和新興經濟體中心城市崛起,打破了全球城市競爭力體系格局,刷新了人們的認識。特別是以前最具競爭力城市多為金融中心,現在最具競爭力城市必須既是金融中心,也是科技創新的中心。 ”
研究認為,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城市基礎設施正迎頭趕上,特別是中國城市普遍基礎設施已經追上發達國家。中國有9個城市進入可持續競爭力百強,依次為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廣州、臺北、南京、天津、廈門。
房價影響城市競爭力
此次《報告》以“房價,改變城市世界”為主題,重點研究了全球房地產市場概況,還從實證研究的角度探討了房價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
《報告》認為,全球城市高房價區域表現為環大洋的“三點四帶”,即高房價區域集中在北美、西歐與東亞三點,在西經120度、西經80度、東經20度和東經110度處延伸。各國鄰近邊界的城市群已融合為跨國的大型城市群,高房價區域對距離較遠的城市形成抑制,呈現遷移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發現了城市房價存在的馬太效應。也就是說,當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分化之后,其分化程度通常將持續擴大。作為馬太效應的長期結果,全球城市房地產呈現較強的兩極分化態勢。
同時,《報告》也認為城市房地產的馬太效應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城市發展程度存在差異。處于經濟發達階段的城市的馬太效應較弱,不發達階段的城市的馬太效應較強。整體來看,發展中經濟體的高房價城市存在較高的房地產泡沫,而發達經濟體的高房價城市的房地產泡沫相對較小。
就房價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而言,《報告》指出,城市的相對房價與其競爭力呈倒“U”形的變化趨勢,過高或者過低的房價都不利于城市競爭力的提升。
青島具備多方面競爭優勢
對于青島本次的排名,青島市委黨校教授李光全表示:“相比以前的排名,青島本次排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這是青島城市發展戰略成功的表現。 ”他表示,青島對外開放成績斐然,從開放立市、興市到強市,新時期堅持開放是重要力量之一。
“青島的開放創新和別的城市不一樣,有自己的優勢。 ”他說,“我們在海洋經濟、高鐵產業等方面的創新成績突出,優勢明顯。同時,青島的區位優勢也決定了其比同類城市更有優勢。 ”
同時,他指出全球城市競爭力百強榜單的含金量很高,從投入產出的角度對比競爭力,從中能看出青島在國際舞臺上占據了什么樣的位置。 記者 景虹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