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個民宿“國標”正式生效 有助于行業走向標準化
游特色景點,住個性民宿,已經成為許多人出游的“標配”。民宿,號稱“將情懷做成了生意”。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首個涉及民宿的國家行業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正式生效,業內估計,這將有助于民宿行業走向標準化。
據“行業標準”顯示,旅游民宿是指利用當地閑置資源,民宿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
有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的民宿從業者還不到10萬人,但這一數據在去年時增加到近90萬,增長了9倍之多。快速發展的背后,處于沒有標準約束的民宿行業也逐漸暴露出來不少問題,比如消防安全不到位,甚至無照經營等。
首個國家行業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明確,民宿評價要符合傳遞生活美學、追求產品創新、弘揚地方文化、引導綠色環保、實現共生共贏。
在市場準入方面,強調民宿經營者必須依法取得當地政府要求的相關證照,并滿足公安機關治安消防相關要求;民宿單幢建筑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
在衛生服務方面,要求客房床單、被套、枕套、毛巾等應做到每客必換,公用物品應一客一消毒;客房衛生間應有防潮通風措施,每天全面清理一次。
同時,標準將旅游民宿分為金宿級和銀宿級兩個等級。其中金宿級為高等級,等級越高表示接待設施與服務品質越高。
業內人士分析,分級是民宿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有觀點認為,但由于民宿產品擁有生態、自然、民族元素等不同的文化屬性,民宿的千差萬別,使得實際落地仍有不小的難度。同時,主打“情懷”牌的民宿要在多大程度上完成標準化,也需要邊摸索邊確定。
但是,不管怎樣,對于曾經毫無規范可言的民宿經濟來說,這個標準無疑將帶來有序的可持續發展。
(記者 胡相洋)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