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快餐,泡面深受不少人的喜愛,這不僅僅是因為它食用起來很方便,只需開水沖泡三五分鐘,還因為泡面的口味繁多,比如某些國產品牌開發出的泡面口味就多達幾十種,而在豆瓣網上,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曾經吃過的85種口味的泡面,如此豐富的口味滿足了不同人群對尋味新鮮感的需求。而現在,很多偏愛泡面這一口的人不再滿足于品嘗中國大陸出品的泡面,而是紛紛把手伸向了港臺地區和國外的泡面,這使得“舶來”泡面悄然成為一種走紅食品。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琰 實習生 王桂穎
進口泡面網售挺火種類繁多看得花眼
估計看重飲食健康的人會不太待見泡面,可這不妨礙偏好它的人對這種食物的深深迷戀。打開微博、微信或其他美食相關網頁,想找篇“世界十大美味泡面”的帖子真是太簡單了,點擊進去一看,上榜的幾乎都是國外泡面,不少網友特意留言表示自己想買來嘗嘗。
記者登錄了幾家購物網站,發現進口泡面數量龐大,銷量也相當不錯。在一家購物網搜索欄輸入“進口泡面”字樣,網頁顯示在線產品達1.26萬件。在一家銷售進口零食的店鋪中,記者發現這家店共有來自不同國家的36種泡面。記者問店家是否能推薦幾種銷量較好的泡面,店家推薦了四種,而且告訴記者,這四種都是暢銷款,口味好。而這四種進口泡面都是辣味泡面,兩種新加坡產的,兩種泰國產的。記者瀏覽了這幾款泡面的月銷量,可以輕松突破三位數,其中一種香辣海鮮味的泰國進口泡面,月銷量高達660筆。
實體店銷量一般般東南亞泡面成主流
辛拉面作為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的一種進口泡面,如今已經為人熟知,因為辛拉面是韓國品牌,所以記者在探訪實體超市的進口泡面情況時,主要想把目光放在日韓品牌的泡面上,但是市場上的情況卻并非如此。
前天,記者來到延吉路一家購物中心,在進口食品銷售區看到了進口泡面,但貨架上的泡面種類、數量不算太多。導購員說,在實體超市,進口泡面銷量一般,來買這類進口泡面的一般是年輕人,很多人就是為了嘗個新鮮,或者是在網絡上看到有別人在吃,所以有了好奇心自己也想嘗一嘗。
隨后記者又來到山東路和澳門路的兩家購物中心的超市尋找進口泡面,而這兩家超市的情況又和之前的情況不同。在山東路購物中心超市內,進口泡面在龐大的貨架上擺了滿滿一排,而且位置也非常顯眼,杯面、碗面、袋裝泡面應有盡有,而其中大多產自東南亞幾個國家,比如泰國、印度尼西亞還有新加坡,而韓國的泡面則是擺在了比較不明顯的位置。
辣味泡面種類最多湯面拌面應有盡有
中國大陸產的泡面,最為人熟知的口味當屬紅燒牛肉,此外還有海鮮、西紅柿等,相比之下,一些進口泡面的口味重多了。
記者在超市看到,新加坡、泰國、韓國的泡面數量相對較多,而且一般都是辣味的,也有的泡面上還有“酸辣”“加辣”和“勁辣”等字樣,突出了辣味,而包裝上多用紅色、橙色,讓人看到就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辣椒,從而刺激嗜辣一族生出購買的欲望。不過也有一些清淡口味可供選擇,比如幾種來自中國香港的泡面,都突出了“港式風味”,有豬骨濃湯、麻油、海鮮味等。
提到泡面的吃法,一般我們會想到的就是水泡或水煮,帶湯吃。而進口泡面中,除了常見的湯面,拌面也挺多,像韓國的幾種拌面,還有印度尼西亞的撈面,也是要先泡開面餅,然后瀝水再拌上醬料來吃的。
舶來泡面價格偏貴添加劑不比國產少
超市內的國內大陸產泡面,大包裝的價格一般在10—20元間,而超市中舶來泡面的價格比它們明顯高出一大截。比如有一種韓國泡面,單包的價格是9元,如果買五連包,價格是38.9元;另外一種來自中國香港的泡面,單包的價格是6元左右,而五連包的價格則是25元。這個價格,跟網店的價格比,以那款香港泡面為例,網店的價格每袋在3.5—4.5元,如果是整箱購買,每袋的價格大約只需3元!這應該就是為什么年輕人嘗鮮更愿意選擇網購而去實體店購買的主要原因了。
不喜歡吃泡面的人各有不喜歡的原因,但有一個原因應該比較典型——添加劑太多,吃起來總覺得不太健康。進口泡面是個什么情況呢?記者翻看了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生產的泡面的外包裝,發現配料表一欄也有碳酸鉀、碳酸鈉、磷酸二氫鈉、六偏磷酸鈉、三聚磷酸鈉、檸檬酸、麥芽糊精、辣椒紅、黃原膠等字樣,添加劑的數量并不比國產泡面少。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