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出臺25條新政促進就業 推進大眾創業工程

2016-01-25 18:30:30
來源:青島新聞網
責任編輯:亞麥

近日,市政府下發《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行動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25條政策措施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行動,促進城鄉勞動者充分就業。《意見》提出,到2018年年底,全市累計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扶持創業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推進就業與經濟互動融合

重點采取4項措施。將城鎮新增就業、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提高服務業就業比重,鼓勵返鄉創業,促進農村增收致富。發揮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可與小微企業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落實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全市統一執行1.5%的失業保險繳費費率。

大力推進大眾創業工程

重點搭建六個平臺。“互聯網+就業創業”平臺。在網絡平臺實名注冊、穩定經營且信譽良好的網絡商戶創業者,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新型創業孵化平臺。鼓勵各區市、功能區、高等院校、企業、社會組織創建高層次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對認定為省級、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和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的,按規定給予獎補。

創業投融資平臺。創新創業擔保貸款反擔保方式,對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以及大型商場、加盟連鎖企業給予一定的創業貸款反擔保信用額度,允許其在信用額度內為其所轄企業、商鋪提供反擔保。

專業人員創業平臺。支持駐青高校、科研院所等落實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政策,對經同意離崗的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

返鄉創業平臺。整合創建一批農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和見習基地、返鄉創業園,加強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農村網上創業。

新型創業教育培訓平臺。加強青島創業大學建設,建成集創業培訓、遠程教育、創業孵化和創業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創業教育培訓平臺。

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意見》提出實施四個計劃。

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計劃。“三支一扶”等服務基層項目畢業生到街道、鎮等事業單位服務滿1年后,如有崗位空缺,經考核合格,可與所在單位簽訂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加大從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中考錄基層公務員力度,定向考錄比例一般應達到當年鄉鎮公務員錄用計劃的30%以上。各區(市)事業單位招聘按不少于當年服務期滿畢業生總數30%的比例定向招聘。

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對高校畢業生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70%以上的見習單位,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準。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可參照高校畢業生屬地享受相關就業補貼政策。

困難群體就業援助計劃。加大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難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

農民工三項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落實青島市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公共服務等3項行動計劃,建立績效評估體系,落實各部門的工作目標責任。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統籌培訓資源。統籌現有各類教育培訓資源,整合職業培訓項目和資金,建立統一的實名制信息管理平臺和培訓機構準入與退出機制。2016年底前,全市實現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資源整合。

搭建高層次培訓平臺。深入推進“金藍領”培訓項目,適當提高培訓補助標準。對符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的勞動者參加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按國家規定逐步完善全額補貼機制。

搭建創新型培訓平臺。推進“互聯網+”培訓,對通過互聯網移動在線培訓學習的,記入學習課時。推行新型學徒制培訓,支持企業以新招用和轉崗人員為重點開展培訓。鼓勵開展“企業訂單、勞動者選單、培訓機構列單、政府買單”訂單式培訓,企業與培訓學員簽訂勞動合同并開展培訓的,可先行撥付部分職業培訓補貼。

搭建培訓能力提升平臺。整合信息網絡資源,構建職業技能培訓大數據平臺。建立緊缺技能人才需求、培訓成本、技能人才工資指導價位調查發布等機制。

實施就業創業服務助推行動

目前,我市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已經比較完善,下一步重點在加強就業創業服務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上下功夫,提高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軟實力。

在這方面,《意見》提出要健全四大機制。

服務保障機制。將區(市)級以上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和區(市)級以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信息化服務機制。實施就業創業大數據戰略和“智慧就業”工程,實現與各級各部門數據的互聯互通,協同共享。

失業登記管理機制。對經就業失業登記、在常住地連續居住6個月以上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外來人員,與本市戶籍人員享受同等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統計監測機制。完善勞動力資源動態管理機制,從2016年起,依托市公共就業一體化信息系統,按產業、行業、區域選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企業,對其新增就業、減員裁員、工資報酬等進行動態監測。(青島新聞網記者)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